博格論指數基金 (全新增訂10周年紀念版) (精) (美)約翰·博格 978752361029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8
商品編號: 978752361029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博格論指數基金 (全新增訂10周年紀念版) (精)
ISBN:9787523610299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美)約翰·博格
頁數:2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261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心血之作,去世前仍在反覆增訂,基金投資的聖經,全球銷量超150萬冊。巴菲特、芒格、薩繆爾森等十余位大師聯合推薦。 跟隨大師,回歸理性和常識,獲取本屬自己那份收益。在共同基金領域,博格的地位甚至比巴菲特在股票投資領域還要顯赫。 普通投資者快速入門的長贏之道,買入並長期持有低成本指數基金是投資理財更穩妥可靠的選擇。

內容簡介

《博格論指數基金》是博格畢生珍視的作品,他甚至在2019年去世前,仍孜孜不倦地對內容進行了大幅增訂,在保留原版投資精華的基礎上,不僅對數據和資料進行了全面更新,還全新增添了面向個人的資產配置和退休計劃方面的內容。 首版2007年問世,此後金融市場雖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劇烈波動,但博格創建的針對個人投資者的指數基金,已經被市場充分證明和認可。對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只要按照本書的理念與方法,買入並長期持有低成本指數基金,就一定能實現財富的穩健增值。本書是博格畢生投資智慧的集大成之作,歷經歲月洗禮,至今仍受到全球投資者的熱捧,可謂經典中的經典。

作者簡介

約翰·博格,被譽為「指數基金之父」;全球大型的公募基金公司先鋒集團創始人,目前,先鋒集團管理資產規模達5 2萬億美元;讓巴菲特願意把百分之九十遺產交給他投資的人;被《財富》雜誌評選為「20世紀四大投資巨人」之一;被《紐約時報》評選為「20世紀全球十大基金經理人」之一;2004年入選《時代周刊》「全球影響力100人」;被美國知名金融雜誌《機構投資者》授予「終身成就獎」;博格先生一生筆耕不輟,著有暢銷書《共同基金常識》等其他12本著作。

目錄

第1章 聽巴菲特講故事 誰偷走了本屬於你的乳酪?
指數基金核心優勢:將成本降到最低
持有企業,然後什麼也不做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過度包裝、收費昂貴的基金會削減價值
第2章 股市收益 企業內在價值變化+市盈率變動
股市收益與企業收益趨向必然一致
股市短期無序波動,長期則均值回歸
以10年為期,投資收益穩定且為正值
以10年為期,投機收益波動巨大
企業內在價值主宰股價長期走勢
忽略雜訊,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真正的投資者更關注企業經營
第3章 指數基金 一次買到所有上市公司股票
什麼指數是衡量股票總體價值的最佳指標?
指數基金優勢表現在每年、每月、每周
標普500指數優於97%同類主動型基金
不辭勞苦挑選股票,收益卻未知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30年詆毀和攻擊,掩蓋不了指數基金的光芒
第4章 成本 長期收益的「勝負手」
扣除成本,投資收益必然低於市場收益
金融中介管理他人資產卻實現自己財富夢
50年投資期,61%收益被成本吞噬
永遠記住:複利收益敵不過複利成本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專業人士的介入,反而降低投資收益
第5章 單一指標挑選基金 持有費率最低
相比基金歷史業績,更應重視持有成本
換手率越靠後,基金業績越靠前
10年為期,費率最低賺8倍,費率最高賺6倍
尋找表現好的主動型基金,無異大海撈針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低成本、低換手率,成就大贏家
第6章 股利 年均股利占股市年收益的42%
90年為期,股利復投收益超不復投34倍
主動型成長基金費用吞噬100%股利收益
低成本價值型基金費用只侵蝕2%股利收益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關注股利分配,忽略股價波動
第7章 雙重懲罰 投資時機不佳和基金選擇不當
基金表現好吸引資金流入,反之則流出
1991—2016年,股票基金落後指數基金50%
為何低位割肉,高位加倉的情景反覆出現?
基金公司挖空心思,推出迎合潮流的新基金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費用和情緒是投資者最大的敵人
第8章 稅金 經常被投資者忽略的重要成本
短線投機會大大增加稅費
指數基金具有高度的節稅效應
通貨膨脹是擊垮主動基金的最後一根稻草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指數基金可以避免繳納資本利得稅
第9章 經濟增長瓶頸 樹不可能長到天上
市盈率若處於歷史高位,超額收益存疑
GDP增長率放緩,股市收益率也會走低
未來債券收益同樣可能低於平均
低收益率環境,平衡型基金年收益可能是0 1%
高成本主動型基金將是糟糕之選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主動型基金費用應該和被動型一致
第10章 選出長期贏家 如同草堆尋針
46年裡,80%的基金不復存在
只有兩隻基金收益超標普500指數2%
彼得·林奇成名基金現在也持續落後大盤
資產規模越大,主動型基金表現越差
與其草堆里尋針,不如買下整個草堆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巴菲特認同指數基金並寫進遺囑
第11章 均值回歸 收益總會向平均值靠攏
業績出眾的基金缺乏持續性
歷史數據表明:大多基金收益是隨機的
明星基金很少是恆星,多數不過是彗星
根據歷史業績挑選基金,結果往往跑輸市場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過去業績不能代表未來
第12章 投資顧問 不能為你選出穩賺的基金
美國70%的投資家庭依賴專業人士
哈佛商學院研究:投資顧問加劇虧損
靠顧問賺2 9%,自主投資賺6 6%
世界最大股票經紀公司讓投資者虧損超80%
智能顧問增長迅猛,或許成為顧問領域重要參与者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選擇指數產品作為一種信仰
第13章 利潤之源 儘可能低的總成本
50年後,僅2%主動型基金勝過指數基金
跟蹤同一指數,不同公司收費卻不同
要確保收益歸你,而不是歸基金公司
追逐熱門基金,往往是失敗的開始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趕走投資顧問,降低投資換手率
第14章 債券市場 指數化產品同樣優勢突出
當市場暴跌時,債券可以提供保護
垃圾債券比例越高,風險越大
主動型債券業績大多落後其基準指數
債券指數基金與股票指數基金具有相似價值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也應重視債券指數基金的成本優勢
第15章 ETF 脫離了指數基金創立的初衷
ETF會讓投資者陷入頻繁買賣的陷阱
ETF增長迅猛,其風險直追個股波動
實時交易ETF,只會徒增摩擦成本
即使業績優秀的ETF,僅有1隻股東收益佔優
如果不能長期持有ETF,註定成為輸家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增強型指數,只會增加發行公司收益
第16章 承諾高收益 理性和歷史的雙重違背
基金公司為了賺錢,巧立新指數基金
嘴上說著為投資者好,卻掏走投資者收益
加權因子指數基金,看似很美卻是水中月
過分追求高收益必然招致失敗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新因子指數基金如同匆匆過客,轉瞬即逝
第17章 證券分析之父教誨 選擇防禦型投資
指數基金理念起源於格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