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復活》對俄國社會的揭露和批判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它以主要的篇幅揭露法庭、監獄和政府機關的黑暗,揭露官吏的昏庸殘暴和法律的反動。 《復活》恰好反映了千百萬農民要求徹底剷除官辦教會、打倒地主階級及其政府、消滅地主土地佔有制並且進一步消滅資本主義剝削的願望和決心,托爾斯泰實際上提出了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內容簡介
《復活》是作者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 小說通過瑪絲洛娃的苦難遭遇和聶赫留朵夫的上訴經過,廣泛而深刻地抨擊了法庭、監獄、官僚機關的腐敗、黑暗,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動官吏的殘暴昏庸、毫無人性,撕下了官辦教會的偽善面紗,反映了農村的破產和農民的極端貧困,勾畫了一幅已經走到崩潰邊緣的農奴制俄國的社會圖畫。作者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托爾斯泰出身於名門貴族,享受著優越的家庭條件。他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由姑媽撫養長大。托爾斯泰自幼就開始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是他並不喜歡上流社會的生活,他將全部精力與情感寄託于文學創作。他的作品多描寫俄國革命時期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目錄
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