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緒論
一、何謂”教書寫”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六朝比丘尼教書寫活動的文化場域
第一節 教書寫活動的時代動因
一、苦難現實中的心靈寄託
二、文化衝突與融合中的思想安頓
三、教世俗化中的家國情懷
第一節 比丘尼出世生活的文化諸相
一、早期的文化積澱與家庭教育
二、深厚的學素養與寺院教育
三、突出的政治才能與社會歷練
第三節 比丘尼教書寫的契機與困境
在線試讀
第一章 六朝比丘尼教書寫活動的文化場域
六朝時期迎來了教文化發展的繁榮時代。作為外來文化的教,它在中國的傳播並非一帆風順。從初傳到興盛,在經歷了諸多矛盾及衝突後,終於與本土文化相互適應與融合,並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為釋氏群體,僧尼二眾是促成教文化興盛的中堅力量,他們對教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作為教女的比丘尼群體往往不被重視,這種現象之於她們的歷史貢獻是有失公允的。我推的
教書寫的主體是僧尼,這是他們以文字為因緣的個化的心靈表達及銘記方式。在明確了這一概念後,需要探討的是比丘尼們從事教書寫活動的文化場域及時代背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比丘尼出現的時期是六朝,她們的書寫活動不是獨立存在的現象,其活動整體受到那個時代諸多因素的推動及影響。那些比丘尼的才華遠超同時代的其他女,她們較高的文化素養正是家庭及寺院雙重教育及培養的結果。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等語境既為她們的教書寫活動提供了的契機,但同時也令她們的書寫面臨著諸多困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