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由多名作者共同編寫完成,他們的研究專長涉及材料物理基礎的主要方面,同時在相關課程的教學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考慮到未來在材料和器件研發方面的需求,本書的編寫注重對基本概念和物理圖像的理解,幫助它們建立跨尺度的關聯,從而能夠從粒子的運動和相互作用出發去理解材料的性質,並且獲得從微觀上、根源上進行科研創新的能力。內容簡介
近年來,材料科學迅速發展,特別是在新興戰略材料領域,新現象和新概念不斷湧現,研究領域不斷擴展,人們對材料的認識不斷深化,因而在材料學科的教學中必須不斷地更新內容,吸收材料領域最新研究成果,以擴大學生的視野,使之儘早接觸材料科學前沿。本書也力求對此有所體現。 本書共6章。第1章是晶體形成的內在機制與幾何晶體學,這是所有從事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基礎知識,也是材料科學基礎的重要內容;第2章是量子力學方法,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如何對晶體中微觀粒子(電子、聲子和自旋)的運動和相互作用進行描述,這是理解微觀世界的基礎;第3章是統計物理,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讀者能夠有效地建立微觀與宏觀的聯繫;第4章為晶格振動,描述了晶體中原子的運動,建立了重要的聲子概念,是理解晶體振動對材料物理性質影響的基礎;第5章為能帶理論,給出了晶體中電子基態的描述,為理解電子行為如何影響材料物理性質奠定了基礎;第6章是釐屬電子氣及其輸運理論,這是理解材料電學性質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應用專題的例子。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專題,如固體磁性、介電性、非線性光學性質、固體激光等,由於篇幅限制本書未做介紹。 本書既可以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物理、電子物理與器件等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關科研人員學習參考。目錄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