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API設計模式
ISBN:9787302681724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奧拉夫.齊默爾曼 米爾科.斯托克 丹尼爾.呂布克等
頁數:3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書號:17187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內容簡介
買了本書後,我就將它擺放在電腦旁,以便隨手查閱。本書無數次成為我解決各種API問題的有效知識來源。 本書塊頭不小,你無法一口氣讀完,但本書沒有一個多餘的字,可謂字字珠璣。本書編排合理,將複雜的內容講得簡單易懂: 解釋「領域模型」中的抽象概念,即使你不了解API的基礎知識,也能讀懂書中討論的主題。 引入一個虛構的案例研究,解釋理論基礎知識。 全面介紹模式,助你從容應對使用API時遇到的各種挑戰。 用精妙的圖形呈現相關模式或替代模式的關係。在做出架構決策時,你可快速找到選項和替代方案。 詳述高級複合結構的核心組件。例如,先將消息參數分成原子組件,接著描述如何將消息最小化,使API契約易於理解和維護,從而能高效地交換數據。 本書並非只是簡單地羅列信息。作者基於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分析了API設計模式,講述了微服務契約語言MDSL,介紹了用於記錄和實現API契約的生成工具。
作者簡介
奧拉夫·齊默爾曼(Olaf Zimmermann)是瑞士東部應用科學大學軟體學院軟體架構學的教授,致力於研究應用集成和微服務。他是國際開放標準組織(The Open Group,TOG)授予的傑出IT架構師,也是《IEEE軟體》期刊Insights專欄的聯合編輯。
目錄
第Ⅰ部分 基礎知識概述
第1章 API基礎知識
1 1 從本地介面到遠程API
1 1 1 分散式系統和遠程API概述
1 1 2 遠程API:通過集成協議訪問服務
1 1 3 API的重要性
1 2 API設計中的決策驅動因素
1 2 1 API的成功要素
1 2 2 API設計有何不同
1 2 3 API設計難在哪裡
1 2 4 架構方面的重要需求
1 2 5 開發者體驗
1 3 遠程API的領域模型
1 3 1 通信參与者
1 3 2 API端點提供描述操作的API契約
1 3 3 消息是對話的組成部分
1 3 4 消息結構和表示
1 3 5 API契約
1 3 6 全書使用的領域模型
1 4 本章小結
第2章 Lakeside Mutual案例研究
2 1 業務背景和要求
2 1 1 用戶故事和期望的系統質量
2 1 2 分析級別的領域模型
2 2 架構概述
2 2 1 系統上下文
2 2 2 應用程序架構
2 3 API設計活動
2 4 目標API規範
2 5 本章小結
第3章 API決策敘述
3 1 前奏:模式作為決策選項,設計驅動力作為決策標準
3 2 API的基礎性決策和模式
3 2 1 API可見性
3 2 2 API集成類型
3 2 3 API文檔
3 3 API角色和職責的相關決策
3 3 1 端點的架構角色
3 3 2 剖析各類信息持有者角色
3 3 3 定義操作職責
3 4 選擇消息表示模式
3 4 1 表示元素的扁平結構與嵌套結構
3 4 2 元素構造型
3 5 插敘:Lakeside Mutual案例中的職責和結構模式
3 6 API質量治理的相關決策
3 6 1 API客戶端的識別和身份驗證
3 6 2 對API的使用情況進行計量和計費
3 6 3 防止API客戶端過度使用API
3 6 4 明確規定質量目標和處罰機制
3 6 5 報告和處理錯誤
3 6 6 顯式上下文表示
3 7 API質量改進的相關決策
3 7 1 分頁
3 7 2 避免非必要數據傳輸的其他手段
3 7 3 處理消息中的引用數據
3 8 API演進的相關決策
3 8 1 版本控制和兼容性管理
3 8 2 版本發布和停用的相關策略
3 9 插敘:Lakeside Mutual案例中的質量和演進模式
3 10 本章小結
第Ⅱ部分 模式
第4章 模式語言簡介
4 1 定位和範圍
4 2 使用模式的原因和方法
4 3 模式一覽
4 3 1 結構組織:按範圍查找模式
4 3 2 主題分類:查找模式
4 3 3 時間維度:遵循設計完善階段
4 3 4 瀏覽方式:從Map到MAP
4 4 基礎模式:API可見性和集成類型
4 4 1 Frontend Integration模式
4 4 2 Backend Integration模式
4 4 3 Public API模式
4 4 4 Community API模式
4 4 5 Solution-Internal API模式
4 4 6 基礎模式小結
4 5 基本結構模式
4 5 1 Atomic Parameter模式
4 5 2 Atomic Parameter List模式
4 5 3 Parameter Tree模式
4 5 4 Parameter Forest模式
4 5 5 基本結構模式小結
4 6 本章小結
第5章 定義端點類型和操作
5 1 API角色和職責簡介
5 1 1 設計挑戰和期望質量
5 1 2 本章討論的模式
5 2 端點角色(服務粒度)
5 2 1 Processing Resource模式
5 2 2 Information Holder Resource模式
5 2 3 Operational Data Holder模式
5 2 4 Master Data Holder模式
5 2 5 Reference Data Holder模式
5 2 6 Link Lookup Resource模式
5 2 7 Data Transfer Resource模式
5 3 操作職責
5 3 1 State Creation Operation模式
5 3 2 Retrieval Operation模式
5 3 3 State Transition Operation模式
5 3 4 Computation Function模式
5 4 本章小結
第6章 設計請求消息和響應消息表示
6 1 消息表示設計簡介
6 1 1 消息表示設計面臨的挑戰
6 1 2 本章討論的模式
6 2 元素構造型
6 2 1 Data Element模式
6 2 2 Metadata Element模式
6 2 3 Id Element模式
6 2 4 Link Element模式
6 3 特殊用途的表示元素
6 3 1 API Key模式
6 3 2 Error Report模式
6 3 3 Context Representation模式
6 4 本章小結
第7章 優化消息設計以改善質量
7 1 API質量簡介
7 1 1 改善API質量面臨的挑戰
7 1 2 本章討論的模式
7 2 消息粒度
7 2 1 Embedded Entity模式
7 2 2 Linked Information Holder模式
7 3 由客戶端決定獲取哪些消息內容(響應塑造)
7 3 1 Pagination模式
7 3 2 Wish List模式
7 3 3 Wish T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