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貫徹實質刑法理論的自覺性體系化構建之作。本書構建了以值得刑罰處罰的法益侵害性為基礎、以實質犯罪論體係為核心、以形式入罪實質出罪為方法的實質刑法理論的教科書體系。這種體系化構建是自覺的,是基於中國刑法現行立法帶來的人權保障機制完善的理論難題而提出的解決方案。它本身充滿了理論的實踐性,而不是邏輯推演的結果。實質犯罪論的基本主張是,僅從形式上強調罪刑法定原則是不充分的,構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斷,是從實質上判定是否存在值得處罰的法益侵害;違法性與有責性的判斷,也必須以法益侵害或威脅為中心進行考慮。實質的犯罪論體系打開了中國刑法定罪原則和封閉定罪體系的一個出罪缺口,它能夠從實質上還法官以部分的不定罪權。通過構成要件所內含的「值得科處刑罰的違法性和有責性」概念,可攔截一部分形式上符合構成要件但實質上不具備值得處罰的違法性和有責性的違法行為,從而達到出罪的目的。作者簡介
劉艷紅,1970年出生,湖北武漢人。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政法論壇》主編、中國政法大學錢端升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暨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兼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委員、教育部教指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大數據研究基地主任、最高人民檢察院企業合規檢察研究基地主任等。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社會治理與智慧社會科技支撐」重點專項2021年度「揭榜挂帥」項目「立法公眾意見綜合分析及法律條文智能審查技術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項。曾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八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項。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實質刑法系列」《開放的犯罪構成要件理論研究》《實質刑法觀》《實質犯罪論》《實質出罪論》;著作《網絡犯罪的法教義學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庫,併入選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書目;另出版《法律人的謀生與謀道》《行政刑法一般理論研究》《反腐敗國家立法體系戰略問題研究》等著作近10部。主編教材《刑法學》(上、下)(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目錄
第一編 刑法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