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天」長於百年。 「俄羅斯的良心」索爾仁尼琴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 蘇聯第一部描寫勞改營的小說,解凍文學代表作。 歷史並不是總是那麼光輝,有時它會讓我們羞愧難當。 布面精裝典藏版。內容簡介
伊萬·傑尼索維奇·舒霍夫原是集體農莊莊員,德蘇戰爭中上前線作戰,不幸被德軍俘虜,但趁機逃回部隊,卻又遭逮捕審查,在蘇聯反間諜機關的嚴刑逼供下,為了活命的他被迫承認自己是德國間諜,以叛國罪被判刑十年,送入特別勞改營。 作者以樸實無華的白描筆法,集中描寫了舒霍夫這個小人物在勞改營中度過的漫長而艱辛的一天,通過大量的細節在平淡無奇的夾敘夾憶中描繪出一幅令人觸目驚心的陰鬱圖景,展示了主人公走過的坎坷一生。 這部小說是索爾仁尼琴的公開發表的首部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是蘇聯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勞改營生活的小說,無疑成為當時蘇聯文壇一件轟動性的事件,也引起了西方的極大關注,作者也因此一躍成名。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1918—2008),生於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后應徵入伍,任大尉炮兵連長,兩次立功受獎。 1962年11月,經赫魯曉夫親自批准,處女作《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在《新世界》雜誌上刊出。 1968年完成《第一圈》及《癌症樓》,在西歐發表。 1969年被開除出蘇聯作家協會。 197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73年12月,在巴黎出版了《古拉格群島》。1974年2月1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宣布剝奪他的蘇聯國籍,把他驅逐出境。 1989年,蘇聯作協書記處接受《新世界》雜誌社和蘇聯作家出版社的倡議,撤銷作協書記處於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爾仁尼琴開除出蘇聯作協的「不公正的、與社會主義民主原則相抵觸的決定 」。 1994年,應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邀請,回到了俄羅斯。2007年,接受了普京親自頒發的國家級獎章。 2008年8月3日深夜,索爾仁尼琴由於心力衰竭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歲。目錄
《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精)》無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