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轉捩與圖式變換-杭州美術研究 (1949-1957) 潘欣信 97873082519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9
商品編號: 978730825196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觀念轉捩與圖式變換-杭州美術研究 (1949-1957)
ISBN:9787308251969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潘欣信
頁數:31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73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世紀50年代,杭州在全國美術版圖中具有重要位置,本書通過考察1949年前後杭州美術發展的基本史實,提出了一個藝術社會學的分析框架:主導美術家風格、形式選擇的,是受時勢變遷影響的藝術觀念。1949年之後的數年中,在藝術觀轉捩的前提下,美術家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自身認知進行了卓有有效的圖式創造。因此,觀察1949年後的美術圖像,慣常的「東西」「古今」視角之外,更應重視、直面與藝術本體關係密切的「觀念與形式」轉變過程及二元關係的探討。全書共分五章,以「觀念轉捩」與「圖式變換」為中心,致力於發現社會變遷所引起的觀念轉捩作用於美術創作的痕迹。

作者簡介

潘欣信,山東臨沂人。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獲文學學士、碩士及藝術學理論博士學位。曾任浙報集團《美術報》社記者、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現為浙江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學科副主任、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並從事美術批評與藝術展事策劃。社會兼職有浙江省雕塑學會副會長、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等。

目錄

引論
序篇 浙江美術的現代發展與20世紀40年代末的情狀
第一章 新美術初試與新秩序建構
第一節 風格樣式:「人民美術」的示範與想象
文工團美術:戰時文藝的尾聲
「人民藝術」的初步想象
第二節 身份甄別:杭州美術界秩序的初整
國立藝專的接管工作
「精英」意識與新秩序的矛盾
第三節 美術新隊伍的組建
第一次文代會與杭州美術界權力分配
以重整華東美術為視野的藝專接收
杭州美術界的群體構成
結語 從「藝術家」到「工作者」的身份之變
第二章 新美術傳播與革新實踐
第一節 新美術傳播:展覽、活動與創作運動
新亮相:第一屆全國美展杭州展覽會
總動員:國立藝專開學典禮
謀改變:杭州新年畫創作運動
求實效:低調務實的革新策略
第二節 以國立藝專為中心的革新實踐
「確立藝術觀點,再談方法」
1953年美術轉向與「三為主」教學方針
學院美術革新的經驗與啟示
第三節 美術新時間觀念與新空間場域的構建
塑造「新時間」:美術活動與新節日的結合
構建「新空間」:場館與團體、組織建設
美術革新的路徑認知與運動節奏
結語 從革命到建設的主題之變
第三章 新圖式與新審美
第一節 中國畫、油畫圖式與審美的改變
作為時代要求:「變」是必然
中國畫的不變與應變
油畫、雕塑:向現實主義的轉向
中國畫、油畫、雕塑圖式與審美的變與不變
第二節 「身份」的機遇:版畫、連環畫、漫畫的發展
版畫:由「出身」獲得機遇
連環畫、漫畫:新聞化的圖像
業餘美術:新作與「新人」
結語 新圖式與新審美的確立
結論
表格

目錄


圖片

目錄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