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原理 (第4版) 楊榮武 978704063554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高等教育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967
商品編號: 978704063554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生物化學原理 (第4版)
ISBN:9787040635546
出版社: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楊榮武
頁數:84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68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3篇,第1篇「結構生物化學」,涵蓋了主要生物分子的種類、結構、物理化學性質及功能等;第2篇「代謝生物化學」,講述新陳代謝,對代謝中的生物能學原理作了概要介紹,側重介紹新陳代謝的共同代謝途徑;第3篇「分子生物學」,主要簡要介紹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內容,如DNA複製、修復及重組,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基因表達調控,重組DNA技術等。本書堅持教材內容體系的整體改革,全面準確地闡述生物化學的理論與概念,充分吸收國內外前沿研究成果,科學系統地歸納生物化學原理以及生命分子之間的相互聯繫,並注重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深入淺出。本書可供綜合性院校、醫學院、農林院校及師範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楊榮武,南京大學教授,南京師範大學理學學士(1986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理學碩士(1993年),南京大學理學博士(2006年)。作為訪問學者先後赴香港科技大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現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委員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 楊教授長期從事生物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一直以「巧妙運用啟發誘導式的雙語教學,善於將複雜深奧的內容簡單化和形象化」為自己的教學特色。先後獲亞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學家與分子生物學家聯盟教育獎(FAOBMB Education Award)和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連續兩年獲得南京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榮譽稱號。主講的「生物化學」獲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家雙語示範課程。講授的「結構生物化學」MOOC已在中國大學MOOC和Coursera課程網上線,並被評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受到全球學習者的歡迎。主編的《生物化學原理》第1版和第2版分別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主編的《分子生物學》獲華東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一等獎。

目錄

第一篇 結構生物化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生物化學發展簡史
第二節 生物化學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生物化學的應用
科學故事——中國科學家是如何在世界上率先人工合成出第一種蛋白質的?
第二章 氨基酸
第一節 氨基酸的結構
一、蛋白質氨基酸
二、非蛋白質氨基酸
第二節 氨基酸的性質
一、大多數或者所有的氨基酸具有的性質
Box2-1 生物醫藥——藥物的手性
二、個別氨基酸的側鏈性質及其對蛋白質功能的貢獻
第三節 氨基酸的功能
科學故事——第22種蛋白質氨基酸的發現
第三章 蛋白質的結構
第一節 肽
一、肽的分類和命名
二、寡肽的理化性質
三、幾種天然存在的活性肽
Box3-1 生化點滴——五花八門的蛋白質命名方法
第二節 蛋白質的各級結構
一、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二、蛋白質的二級結構
Box3-2 生化大師的傳奇——感冒期間的感悟
三、蛋白質的三級結構
四、蛋白質的四級結構
第三節 蛋白質的摺疊歷程與結構預測
一、蛋白質摺疊的基本規律
二、蛋白質摺疊的歷程
Box3-3 大蛋白「能屈能伸」的故事
三、與蛋白質錯誤摺疊相關的疾病
四、蛋白質結構預測
第四節 蛋白質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
一、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的生物學效應
三、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五節 蛋白質組及蛋白質組學
科學故事——「一級結構決定三維結構」學說的提出
第四章 蛋白質的功能
第一節 蛋白質的主要功能
第二節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關係的一般規則
第三節 幾類重要的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一、纖維狀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二、球狀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Box4-1 難以置信的駱駝和鯊魚的小抗體的發現及其巨大的應用前景
三、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四、天然無摺疊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Box4-2 生化新發現——天然無摺疊蛋白質的新功能
第四節 蛋白質功能預測
科學故事——種多功能蛋白質的發現
第五章 蛋白質的性質及研究方法
第一節 蛋白質的性質

第二篇 代謝生物化學
第三篇 分子生物學
附錄一 歷屆與生物化學有關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及其獲獎成就
附錄二 歷屆與生物化學有關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獲獎成就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