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形而上學-馬克思與海德格爾之論 張文喜 978701025929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68
商品編號: 978701025929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顛覆形而上學-馬克思與海德格爾之論
ISBN:9787010259291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張文喜
頁數:3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34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馬克思和海德格爾的關係,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難題。這種關係的研究不應當是在哲學史觀念的支配前提下對其所謂的哲學史研究,更不應當是比較研究。馬克思對於海德格爾的影響不是在生平史上實際發生的。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思想史意義上發生的。本書旨在打破比較研究的論說結構,通過海德格爾的准詩化思想間接傳達馬克思「告別哲學」的思想,呈現對馬克思和海德格爾思想的多側面拷問,突破對馬克思思想研究的「形態學」規定,讓馬克思的思想在話語潛能的實現以及在同當代思想家對話中展開,以在理論因素和問題意識上突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進程。

作者簡介

張文喜,男,1961年生。浙江東陽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重建歷史唯物主義歷史總體觀》《歷史唯物主義的政治哲學向度》《顛覆形而上學:馬克思和海德格爾之論》《馬克思論「大寫的人」》《自我的建構與解構》《自我及其他者》《方法與反方法:基於哲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思想對話》等,並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雜誌發表論文230餘篇。

目錄

再版序言
引言 通往黑格爾的當代途徑
一、一種非形而上學思想的可能性
二、克服形而上學的不同標誌
第一章 生存-存在論和「新」唯物主義
第一節 重讀「新」唯物主義
一、我們應該在什麼意義上談論客觀實在性
二、被讀入形而上學的馬克思主義
三、海德格爾與馬克思對話的維度
第二節 物的分析:生產、存在和符碼
一、物的物性分析:從上手用具到藝術作品
二、「生產之鏡」「存在之鏡」和「指稱之鏡」
第三節 「兩種生產」理論:發生現象學的視野
一、回到原本的發生:現實的歷史
二、「人的生產」之現象學
第四節 自然主義和基督教神意信仰
一、「樹起了一個稻草人馬克思」
二、是匿名的基督教嗎?
第二章 原初的自然
第一節 作為「Physis」的自然
一、「自在之物」與作為「存在問題」的引論
二、存在的「變無」
三、召喚思的東西與手的勞作
第二節 「第一自然」與「第二自然」
一、「技術指令自然」還是「自然指令技術」
二、技術的價值批判
第三章 社群、社會性和他者
第一節 存在論豈為暴力而嗚鼓
一、誰的在?
二、此在為誰
第二節 存在的社群
一、社群和自由的形而上維度
二、海德格爾:一個後傳統社群主義者
第三節 認真地對待他人
第四章 藝術、修辭與真理
第一節 對「藝術的剝奪」的剝奪
一、藝術一詩性的言說:「存在之家」
二、人之精神家園:「可靠性」抑或「有用性」
第二節 修辭的批判
一、傳統哲學:對修辭的藐視
二、索解存在問題的語言之路
第三節 在與思:同一抑或差異
一、走向「第一存在者」或返回差異的生成之源
二、從「存在者」轉向「活動」
第五章 在哲學與政治之間
第一節 存在哲學抑或政治哲學
一、「人是蒼勁者」
二、「從阿門塞斯的陰影王國里走出來」
第二節 決斷的政治
一、一種決斷主義的閱讀
二、虛無主義之克服與生存決斷
三、「決斷」在海德格爾與馬克思哲學中的原初「位置」
四、死亡與活著:一個存在者狀態的區別
第六章 歷史性的永恆問題
第一節 「在政治世界之中」
一、如何為哲人的生活方式辯護
二、「自然正確」與歷史主義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與歷史主義
一、歷史主義的經與緯
二、「絕對時刻」與「歷史的終結」
第三節 歷史性觀念
一、歷史學與本真的歷史性
二、從陰影顯現光亮
三、「歷史空間」與「事件」
第七章 虛無主義
第一節 存在問題:透視虛無主義的一個視點
一、虛無主義:形而上學的缺省
二、存在問題中的「永恆輪迴」
三、虛無主義的克服:對可能未來的前瞻
第二節 解構和虛無主義
一、解構的建設性向度
二、對傳統思想「歷史的」或「非歷史的」理解的可能性
第八章 哲學家存在的責任
第一節 理性之光和存在的澄明
一、在「作為嚴格科學」的現象學本質特性上能否達到明晰
二、「自然」的原初發現及其終極思考之深邃
第二節 尋找家園
一、「返鄉」之路和精神祖國
二、「家鄉」:根據存在之歷史的本質來思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性
一、反覆閱讀和討論馬克思主義的理由
二、把價值判斷變成本體論判斷
結語:哲學的終結?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