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P9工作法-夯實技術硬實力.架構力和領導力 ISBN:9787121488146 出版社:電子工業 著編譯者:朱春茂 頁數:33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829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創新性地構建了一個技術能力層次模型,用中國哲學中的「術、法、道」概念分別代表技術硬實力、技術架構力和技術領導力,深入剖析了技術人全面發展的框架,清晰揭示了技術人成長的關鍵路徑:從提升個人技能到培養團隊領導力,從解決技術問題到推動業務創新。書中不僅包含如編寫代碼、編寫系統分析文檔、定義介面契約、實現領域建模、應用分散式技術等高級實戰技巧,還包括溝通、會議、應急處理、風險管理、團隊協作等實用職場策略,更提供了對技術架構的獨特見解和應用,以及對技術管理者常見管理難題的解析和建議。 本書的建議和技巧均源自資深技術人的一線工作經驗,並在大型技術團隊管理實踐中得到驗證,旨在幫助更多技術人提升工作質量,推動項目發展,以及更順暢地實現個人成長。本書頗具洞察力、全面性和前瞻性,適合所有技術人案頭備用、查閱。作者簡介 朱春茂,螞蟻集團國際事業群資深技術專家,2011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曾擔任螞蟻集團國際事業群支付寶香港錢包技術負責人、全球資金平台技術負責人,以及WorldFirst(萬里匯)技術負責人。現任Antom(安通環球)技術負責人,具有豐富的大型複雜軟體系統研發與架構經驗,以及管理上百人全球化技術團隊的實戰經驗。此外,他因其卓越的架構創新能力,在2023年榮獲第十四屆「最美杭州人——十佳創新青年」稱號。目錄 第1篇 技術硬實力第1章 編碼技能:代碼是技術人的名片 1 1 好代碼都是這樣的 1 1 1 好代碼的標準是「一眼看到底」 1 1 2 七步做到「一眼看到底」 1 1 3 好代碼修鍊的三個階段 1 2 警惕壞的編碼習慣 1 2 1 讓隊友失敗的壞習慣 1 2 2 讓團隊疲憊的壞習慣 1 2 3 讓團隊跌份的壞習慣 1 3 代碼重構不得不知 1 3 1 重構不是除惡務盡 1 3 2 重構必須守住底線 1 3 3 重構不是英雄主義行為 第2章 系統分析:好系分讓研發事半功倍 2 1 系分認知盲區 2 1 1 系分的投入不是可選項 2 1 2 系分作用的不只是自己 2 1 3 系分的實質是嚴密的邏輯推導 2 1 4 系分的價值是達成共識 2 1 5 項目成功離不開好系分 2 2 寫好系分的標準範式 2 2 1 上承需求 2 2 2 下啟代碼 2 2 3 守住底線 2 2 4 精益求精 2 3 複雜項目的定海神針 2 3 1 為什麼要做介面契約 2 3 2 實施介面契約的難點 2 3 3 介面契約應該怎麼做 第3章 領域建模:技術人都該是設計師 3 1 練成領域建模這一神功 3 1 1 領域建模易筋洗髓 3 1 2 領域模型的模型 3 1 3 領域建模的普適四招 3 2 領域模型神功可護體 3 2 1 面對萬般變化,仍能泰然自在 3 2 2 分分合合,卻能渾然一體 3 2 3 自下而上,各司其職 3 2 4 由內向外,層層布防 3 2 5 從左及右,步步為營 3 3 領域模型也有軟肋 3 3 1 沒有一招鮮吃遍天 3 3 2 時刻謹防「破窗效應」 3 3 3 手裡拿著鎚子的人,看什麼都是釘子 3 3 4 使你成功的也阻止你進步 第4章 代碼測試:不懂質量的不是好研發 4 1 好代碼先過自己這關 4 1 1 高質量源於優生產 4 1 2 用戶故事驗證功能準確性 4 1 3 自測用例護航關鍵設計 4 1 4 高質量代碼積累好口碑 4 2 自測用例可能是「灰犀牛」 4 2 1 從資產變成負債 4 2 2 讓傷害來得更猛烈些 4 2 3 自測代碼也需要設計 第5章 分散式技術的常見認知盲區 5 1 行之無效的冪等性控制 5 1 1 冪等性的本質 5 1 2 無效的冪等性控制案例 5 2 故障頻出的錯誤碼 5 2 1 錯誤碼到底是什麼 5 2 2 處理錯誤碼的三種典型技術盲區 5 2 3 本質是異構系統的數據一致性問題 5 2 4 錯誤碼的處理 5 3 難以駕馭的分散式事務 5 3 1 深刻認知分散式事務原理 5 3 2 兩階段提交原理 5 3 3 兩階段提交大敵之事務懸挂 5 3 4 兩階段提交並不是唯一解 5 4 麻煩不斷的分散式緩存 5 4 1 只要使用緩存,就會存在可用性風險 5 4 2 只要使用緩存,就會存在數據不一致問題 5 4 3 緩存是把「雙刃劍」 5 5 捉摸不定的非同步化任務處理 5 5 1 非同步化的本質是用時間換容量 5 5 2 非同步化任務處理不代表無時效性 5 5 3 非同步化任務處理天然存在數據不一致 5 6 不可迷信的高可用方案 5 6 1 高可用方案的控制點 5 6 2 常見資料庫的高可用方案及盲區 5 6 3 不完美也可以有所作為 第6章 軟技能也要煉成硬實力 6 1 要事第一 6 1 1 正確識別要事 6 1 2 降低啟動成本 6 1 3 學會拒絕別人 6 2 要做有效溝通 6 2 1 溝通要促進目標的達成 6 2 2 注重溝通形式 6 2 3 溝通的功夫在詩外 6 3 會「干」,更要會「說」 6 3 1 「說」的背後是思考 6 3 2 「說」也是一門技術 6 3 3 感受「說」帶來的成長 6 4 應急中的真功夫 6 4 1 應急有「三寶」 6 4 2 功夫在平時 6 4 3 不打無準備之戰 6 5 暴露風險的技巧 6 5 1 不敢暴露風險的心態 6 5 2 如何有效暴露風險 6 5 3 暴露風險,練就危機處理能力 6 6 開會也是手藝活 6 6 1 被你忽視的會議成本 6 6 2 會議的高效需要經營 6 6 3 在會議中經營人設 6 7 協作共贏的力量 6 7 1 協作困難的典型現象 6 7 2 協作共贏的方法 第2篇 技術架構力 第7章 架構起於對複雜性的認知 7 1 摒棄完美主義 7 1 1 妄想全知全能 7 1 2 世界本就VUCA 7 1 3 確定性是唯一解藥 7 1 4 藥效要能恰如其分 7 1 5 價值是必需藥方 7 2 警覺風險主義 7 2 1 沒有絕對安全 7 2 2 風險即概率 7 2 3 要發展,也要底線 7 2 4 避免最壞結果 7 2 5 時刻關注技術先進性 7 3 避免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