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審美意識研究 (修訂版) 朱志榮 97875751035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人民美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750
商品編號: 978757510353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商代審美意識研究 (修訂版)
ISBN:9787575103534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術
著編譯者:朱志榮
頁數:2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33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美學在商代的萌芽,結合器物、文字研究全面地論述了商代審美意識發生、發展,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從藝術品與審美觀念兩方面論述了商代審美意識的特徵。本書不但是一個斷代史的審美意識研究,而且是中國整個審美意識起源的研究,對整個中國美學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商代審美意識研究》聯繫商代的社會現實,以器物、文學、美學理論為研究對象,既超越了傳統研究對象的範圍,使美學研究視野更加寬闊,又圈定了符合時代要求的研究對象,避免了美學研究的泛化,是建立在研究方法更新上的新嘗試。本書從方法與研究內容上都對美學研究與美學史研究產生了啟迪作用。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審美意識的歷史起源
第二節 商代審美意識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商代審美意識的基本特徵
第四節 從審美意識到美學思想
第五節 商代審美意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商代的社會背景:王權與神權的雙重影響
第一節 社會生活:王權體制與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第二節 宗教:祭祀巫術與甲骨占卜的影響
第三節 文化藝術:商代樂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第二章 商代審美意識概述:主體意識的發揚
第一節 商代審美意識的基本特徵:觀物取象與立象盡意的創作方法
第二節 商代審美意識變遷的特徵:審美、交融與創新
第三節 美學思想的萌芽:人高於物的人本精神
第三章 商代陶器的審美特徵
第一節 概述:商代陶器工藝快速發展
第二節 造型:因物賦形與圓型意識
第三節 紋飾:威嚴獰厲的類型與抽象化特徵
第四章 商代玉器的審美特徵
第一節 概述:商代玉器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二節 造型:凶物賦形、仿生與形式規律
第三節 紋飾:紋飾的精密化與平面化
第四節 藝術風格:崇尚自然與宗教色彩
第五章 商代青銅器的審美特徵
第一節 概述:輝煌的「青銅時代」
第二節 造型:「制器尚象」的鑄造思路
第三節 紋飾:「獰厲美」的形式特徵
第六章 商代文字的審美特徵
第一節 慨述:甲骨文與金文
第二節 中國文字的起源:多元化動因
第三節 甲骨文字形:象形表意的特徵
第四節 甲骨文書法:中同書法的開端
第五節 青銅器銘文:古樸肅穆的風格
第七章 商代文學的審美特徵
第一節 概述:中國文學的濫觴
第二節 中國文學的起源:歌謠中的語言、情感與遊戲
第三節 卜辭和《易》卦爻辭:敘事與表情達意
第四節 《尚書·商書·盤庚》:商代散文的記言作品
第五節 《詩經·商頌》:商代詩歌的藝術技巧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修訂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