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研究 王炳等 978751979965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94
商品編號: 978751979965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研究
ISBN:9787519799656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王炳等
頁數:2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31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攸關人工智能法學理論創新,攸關人工智能法治實踐進步,而後者攸關智能立法、智能執法、智能司法、智能守法等。 本書對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問題進行了系統性研究,主要內容包括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先進理念、體系構成、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體系、平台建設、學術培養、實踐培養、評價機制、策略建議等。 本書在分析已有法治人才塑造中的司法中心主義、部門法學思維、教師中心主義、小數據實證思維等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應採取的先進理念,包括智慧法治、數智發展、迭代創新、智能塑造、協同教育、邊界平衡、液態教育、能力導向、德法智兼修等理念,對「人工智能+法學」路徑和「法學+人工智能」路徑進行了深入回應,對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具體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考。

作者簡介

王炳,法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教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律系,兼任網絡與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長。為牛津大學訪學。出版著作有《反壟斷非強制性執法制度與實踐分析》(獨著)《競爭法學》(合著)《經濟法學》(合著)《知識產權引論》(合著),發表論文有《論經營者集中附條件許可制度的適用衡量:以比例原則為視角》《反壟斷執法和解的制度機理》《管制行業反壟斷執法權配置分析——以管制度為視角》《試論反壟斷對外貿易豁免規則的內在衝突及克服》《論金融調控權的軟性》《論知識生產難度與知識產權保護成比例原則》等。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課題7項,參与課題10餘項,論文獲獎6項。

目錄

第一章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理念思考
第一節 法學教育中的傳統人才塑造理念
一、司法中心主義
二、部門法學思維
三、教師中心主義
四、小數據實證思維
第二節 法學教育人才塑造理念遭遇的挑戰
一、數字技術的迅捷迭代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問世
三、歧視與不公的隱蔽性
四、法律問題呈現綜合化
五、技術異化的日益凸顯
第三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應採用的先進理念
一、智慧法治理念
二、數智發展理念
三、迭代創新理念
四、智能塑造理念
五、協同教育理念
六、邊界平衡理念
七、液態教育理念
八、能力導向理念
九、德法智兼修理念
第二章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體系構成
第一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體系面臨的挑戰
一、法律人工智能化的不可逆轉
二、法律數據化與去人工化並存
三、人工智能法治體系的泛人工智能化
四、人工智能法治人才培養體系面臨倫理拷問
第二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體系構建的法治本位性
一、人工智能法治與德治人才培養體系相結合
二、「新文科」體系建設的法科回應
三、「法學+X」人才培養體系的數字時代投射
第三節 科學定位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
一、我國立法計劃中的人工智能法治建設工作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中的人才培養內容
三、司法領域中的人工智能法治人才培養重點
四、教育領域中的人工智能法治人才培養方案
第四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體繫結構
一、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場景體系
二、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群體分工
三、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課程構建
四、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目標及維度
第五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體系的延展
一、我國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體系的構建步驟
二、我國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體系的拓展創新
第三章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學科建設
第一節 人工智能法學學科建設與創新型人才塑造
一、人工智能法學學科定位的實踐樣態
二、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與學科建設
第二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學科建設的問題
一、學科定位未完全確立
二、學科建設碎片化明顯
三、跨學科建設明顯不足
四、學科發展缺乏特定法規引領
五、學科教材建設整體滯后
第三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學科建設的推進路徑
一、當務之急:明確確立人工智能法學的二級學科定位
二、基本邏輯:推動人工智能法治細分領域法規出台
三、核心要旨:切實推進人工智能法治跨學科建設
四、長久之計:加速開展人工智能法學學科建設體系化
第四章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課程建設
第一節 新文科對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要求
一、一般要求:法學與人工智能科學交叉人才的培養
二、具體要求:人工智能治理法律人才培養
三、具體要求:人工智能法律應用人才培養
第二節 國內法學院人工智能法學課程建設現狀
一、人工智能法學本科的課程建設
二、人工智能法學碩士、博士的課程建設
三、基礎課程外的人工智能法學課程探索
四、國內法學院人工智能法學課程開設的主要特徵
第三節 域外主要國家人工智能法學課程比較考察
一、美國法學院人工智能法學課程的開設情況
二、英國大學開設的人工智能法學相關課程
三、德國大學開設的人工智能法學相關課程
四、日本大學開設的人工智能法學相關課程
五、域外主要國家人工智能法學課程開設的特徵
第四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體系化課程建設
一、文理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
二、本碩博貫通式的課程體系
三、理論實踐結合的課程體系
第五章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教師體系
第一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的定位及對教師體系建設的要求
一、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的定位
二、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培養對教師體系建設的要求
第二節 我國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路徑與教師體系建設現狀
一、「人工智能+法學」路徑與教師體系建設
二、「法學+人工智能」路徑與教師體系建設
第三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教師體系建設尚存問題及完善建議
一、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教師體系建設尚存問題
二、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教師體系建設的完善建議
第六章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平台建設
第一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平台建設的基本思路
一、融合人工智能的技術屬性與社會屬性
二、融合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
第二節 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型人才塑造的線上平台建設
一、理論教學平台建設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