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流量在互聯網經濟和司法實踐中炙手可熱,但學術領域對其關注較少。本書以流量本體為契入點,對其物理特徵、經濟構成、包含利益、法律屬性進行論證,探討其是否具有財產屬性,對其能否成為財產權的客體進行論證,並對互聯網已認定為不正當的競爭行為按照流量標準進行類型化劃分,期望通過抽象概括和歸納,找到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共性,揚長避短,將包括流量在內的各項標準綜合運用於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判定,最大限度地保證司法審判的公正性和客觀性。作者簡介
聞漢東,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高級法官,知識產權法學博士。從事知識產權一線審判工作十余年,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000餘件。參与最高人民法院、各部委組織的多項調研課題,如最高人民法院委託調研課題《數據產權司法保護調研報告》、商務部調研課題《電子商務立法的國際比較》、工信部調研課題《移動互聯網音視頻作品版權保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調研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法律問題研究報告及立法建議稿,擔任主要執筆人,並均已結項。出版個人專著1部,發表學術文章多篇。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