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司法認定基本問題研究 梅傳強等 978751023149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檢察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20
商品編號: 978751023149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毒品犯罪司法認定基本問題研究
ISBN:9787510231490
出版社:中國檢察
著編譯者:梅傳強等
頁數:2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309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內容涵蓋了毒品犯罪司法認定中的基本問題。從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總體概括到分類聚焦,從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實踐現狀到修正建議,主要包括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基本概述、問題檢視、原則堅守與修正建議,以及新型毒品犯罪的司法認定與完善路徑,毒品數量的司法認定與功能定位,網絡販毒共同犯罪的認定現狀與破解路徑,「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的司法認定與治理對策。編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毒品犯罪司法認定進行探討,旨在為司法實踐和學術研究提供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有效參考。

作者簡介

梅傳強,男,1965年9月生,漢族,四川鄰水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法學博士。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南政法大學毒品犯罪與對策研究中心」(國家毒品問題治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八屆青年教師獎」(2003),被評為「重慶市第二屆中青年骨幹教師」(2005)、「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2019)。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教育部、司法部、中國法學會、重慶市社科基金等省(部)級以上課題9項;出版《公務員職務犯罪研究》《東盟國家刑法比較研究》《犯罪心理學》等學術專著和教材26部,其中《犯罪心理學》教材被列為「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在《法學研究》《現代法學》《法學》《法商研究》《法制與社會發展》等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並獲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基本概述
第一節 新型毒品更新迭代較快
一、新型毒品的概念
二、新型毒品的分類
三、新型毒品的特徵
第二節 「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屢見不鮮
一、「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概念明晰
二、「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實證分析
三、「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特徵簡析
第三節 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疑難較多
一、法益認定僅著眼于社會管理秩序
二、毒品認定局限於閉合性行政文件
三、毒品犯罪認定主要依據毒品數量
第二章 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問題檢視
第一節 主要法益認定存在偏離
一、法益歸納基點偏移
二、行政慣性影響司法
三、處罰意識過於強烈
第二節 毒品性質認定流於形式
一、概念語境稍顯模糊
二、可持續性有待提高
三、行刑銜接存在障礙
第三節 構罪標準判定不夠多元
一、法益反映不夠全面
二、數量認定不夠科學
三、法律規定不夠統一
第三章 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原則堅守
第一節 法益保護的原則
一、法益保護的多元化
二、法益保護的重點化
三、法益保護的後置化
第二節 刑法謙抑性原則
一、二元處罰機制的堅持
二、治安管理處罰的運用
三、其他處置措施的補充
第三節 法秩序統一原則
一、行政法規與刑事法保護法益相趨同
二、毒品的行政認定與刑法認定相區分
三、涉毒的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相協調
第四章 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修正建議
第一節 承認公眾健康的主要法益地位
一、司法實踐中毒品認定標準更為靈活機動
二、為「重刑治毒」政策提供刑法文本本源解釋
三、易於對高度關聯現象進行充分有效規制
四、提供毒品犯罪司法認定標準改造的依據
第二節 採用毒品認定的實質解釋標準
一、充分考慮相關物質的形成癮癖性
二、重點考察相關物質的精神刺激性
三、主要考量相關物質的身體損害性
四、注重毒品認定標準的司法化轉型
第三節 考慮毒品犯罪的多元認定情節
一、以毒品純度為基礎的數量
二、毒品犯罪市場的覆蓋範圍
三、毒品犯罪的違法所得數額
四、其他相關情節的綜合考量
下篇
第五章 新型毒品的司法認定與完善路徑
第一節 新型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缺陷分析
一、新型毒品犯罪性質認定的缺陷分析
二、新型毒品犯罪數量認定的缺陷分析
第二節 完善新型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應有立場
一、完善新型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基礎理念指導
二、完善新型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基本原則堅持
第三節 新型毒品犯罪司法認定的完善路徑
一、完善新型毒品犯罪性質認定的具體措施
二、完善新型毒品犯罪數量認定的具體措施
第六章 毒品數量的司法認定與功能定位
第一節 毒品數量功能定位之實踐偏誤
一、社會危害性量化性不足
二、法定刑選擇指引性不明
三、宣告刑裁量參考性不強
第二節 毒品數量功能定位之匡正立場
一、以法益侵害為實質依據
二、以罪刑適應為定位考量
三、以法秩序統一為落腳點
第三節 毒品數量功能定位之回歸路徑
一、量刑參考情節合理設計
二、健全毒品純度鑒定製度
三、數量計算上的體系完善
四、構建毒品分級處罰制度
第七章 網絡販毒共同犯罪的認定現狀與破解路徑
第一節 網絡販毒共同犯罪司法認定樣態
一、網絡毒品共同犯罪的實踐祥態
二、網絡販毒共同犯罪的主要特點
三、網絡販毒共同犯罪司法認定難題
第二節 網絡販毒共同犯罪認定難的原因
一、「鏈條」模式演變歷程
二、網絡共同故意弱化
三、網絡共同行為分散
第三節 網絡販毒共犯認定難的破解路徑
一、弱化意思聯絡傳統屬性,採用片面共犯理論
二、承認共同行為非同時同地性,擴張承繼共犯範圍
三、更新共同犯罪基本理念,優化共犯認定方法
第八章 「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的司法認定與治理對策
第一節 「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治理困境
一、犯罪預防側需求方管控難度大
二、犯罪打擊側司法認定標準不明
三、犯罪治理側對策施行成效欠佳
第二節 「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原因剖析
一、規避風險與追逐利益雙重影響
二、網絡監管與寄遞控制力量單薄
三、規範執行與經驗推廣實效性差
第三節 「互聯網+寄遞」販毒犯罪治理對策
一、在犯罪預防側實現供需雙向管控
二、在基本原則下明晰司法認定立場
三、在治理對策上強調防打治相結合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