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自然教育發展報告 中國林學會 978752192710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林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18
商品編號: 978752192710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21中國自然教育發展報告
ISBN:9787521927108
出版社:中國林業
著編譯者:中國林學會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26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21年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經過10餘年蓬勃發展的自然教育行業,自然也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研究團隊在往年行業研究的基礎上,利用中國林學會在林草系統各類型自然保護地的影響力,結合大專院校的科研實力,面向行業調研2021年中國自然教育行業發展的基本情況,系統梳理了新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等對自然教育產生的影響,以支持自然教育行業更好地把握機遇、應對挑戰、韌性變革、科學發展。
本報告以文獻調研、在線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為主要研究方法,回顧了自然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脈絡,並著重分析了2021年中國自然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調查分析了自然教育行業的主體和服務對象兩大群體的現狀,單獨分析了以自然保護地為主的自然教育基地(學校)的基本情況,探討中國自然教育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在此基礎上對中國自然教育行業的發展提出策略及建議。
1 中國自然教育的發展歷程回顧
自然教育根植于中國本土文化,誕生、發展皆與社會生產、時代變遷相呼應。20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自然教育經歷了孕育期、萌芽期,到2014年前後進入蓬勃發展期。自然教育強調”在自然中”,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根本目的,包括”人的健康與發展”和”自然的健康與發展”兩個維度。自然教育對人,特別是兒童的身心健康、人格培養、學業發展、環境素養養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 2021年中國自然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
自然教育在生態文明背景下,政策利好趨勢明顯,其中,林草系統在自然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雙減”政策釋放更大的對自然教育需求的空間。城市化建設引導自然教育拓展新外延,鄉村振興帶來更多可能性,文化旅遊持續提供有力支持。另外,部分省份相繼發佈與自然教育相關的政策和指導意見。相關標準也陸續出臺,帶來良好的省域發展環境,自然教育規範化發展成為趨勢。除此之外,經濟環境總體穩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工智能等技術迅速發展,公眾生態環保意識加強,讓自然教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存。
3 自然教育行業概況
自然教育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目前雖難以定義其所屬領域,但各項特徵顯著。據不完全統計,自然教育機構的數量粗略估計有4000~20000家;自然教育從業者5萬~30萬人;每年組織開展各類自然教育活動可達30萬~150萬場次;參與人次1500萬~8000萬人次;歷年的營業收入體量20億~110億元;市場潛在規模可突破300億元。
4 從事自然教育的主體
從事自然教育的主體分為自然教育機構及自然教育從業者。其中,自然教育機構以小而美為主要特點,近3年的增長率達11 90%,呈現較高的增長率;但2021年機構虧損占比較高,疫情影響仍在繼續,預期的增長性消費暫時沒有到來;自然教育機構的業務內容以自然教育活動為核心,聚焦本市/本地區;服務對象及內容同質化明顯,活動方式較為單一,客戶留存率低。自然教育從業者的數量增長率也較高,但入職後1~3年的人才流失率較高,自然教育行業有較強吸引力,但留住人、發展人方面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熱愛是自然教育從業者主要的從業動機,對行業整體滿意度較高,但薪酬、職業發展和日常管理的滿意度較低,行業發展尚不成熟。
5 自然教育服務對象
受訪者普遍認為接觸自然很重要,以利己動機為主,親環境動機和親社會動機較弱;受訪者感興趣的自然教育活動為大自然體驗類,二線城市更傾向于付費更高價格,受訪者更加注重課程/活動內容本身,對自然教育導師的依賴度較高;受訪者認為自然教育能夠增強自己及孩子對大自然和保護大自然的興趣,對自然教育的整體滿意度較高,具體滿意度主要集中在社群氛圍、課程效果、帶隊老師的專業性及互動性等方面;未來12個月預期參加自然教育活動的可能性略有上升,但參與頻率較往年持續降低,受訪者計劃在2022年投入自然教育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3000元以內。
6 自然教育基地(學校)
自然教育基地(學校)的性質以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直屬單位為主,資金來源以政府專項經費為主,一般都擁有自營/自有的基地,基礎設施完善;資金來源及運營成本穩定,規模總體水平在自然教育機構中偏大;業務以面向小學生團體提供免費的自然教育體驗活動/課程為主,聚焦自身資源稟賦;與自然教育機構平均特徵相比,自然教育基地(學校)更重視課程研發,但客戶留存率更低,2021年自然教育活動頻次及參與人次明顯減少,疫情影響仍在繼續。
7 自然教育面臨的挑戰
自然教育面臨的主要挑戰體現在缺乏精準的政策引導,政策利好後力不足;國際市場縮小,國內市場新進入者多,競爭加劇;政府主導性強,資金資源流向政府相關機構,民間機構乏力;科技飛速發展,自然教育的技術變革充滿未知;薪酬水平較低,人才問題依然是重要挑戰;自然教育機構既有模式遇到瓶頸,亟須變革,以可持續的方式健康發展。
8 自然教育面臨的機遇
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對自然教育的社會需求更加”凸顯化”;政策利好優勢不斷疊加,對自然教育的需求更加”複合化”;林草系統深度參與支持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場域基礎設施的建設更加”完善化”;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發揮社會服務功能,自然教育開展內容進一步”在地化”;伴隨著大資本進入自然教育領域可能性增加,自然教育多層面的細分將具有更加”多元化”的趨勢。
9 針對中國自然教育發展的策略與建議
基礎理論層面:凝聚自然教育價值理念共識,梳理自然教育理論體系,為自然教育的開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制度層面:制定自然教育發展規劃,制定精準的政策,引導政策持續發佈,完善政策環境,促進跨部門合作。資源層面:面向自然教育領域吸引、投入資源,支持自然教育不同主體初始階段的發展。生態層面:鼓勵行業細分,豐富行業多元主體,構建穩健的行業生態。技術層面:建立專業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多元化的產品服務,提升組織運營能力,探索”自然教育 科技”新思路。保障層面:建設行業研究基礎設施,鼓勵專題研究,加強宣傳,鼓勵公眾參與。

目錄

摘要
第一章 背景和形勢
第一節 中國自然教育發展歷程回顧
第二節 中國自然教育發展的宏觀分析
第三節 林草系統自然教育工作綜述
第二章 自然教育從事主體
第一節 自然教育從業者
第二節 自然教育機構
第三章 自然教育服務對象
第四章 專題研究——基於自然保護地的自然教育基地(學校)開展自然教育的分析報告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中國自然教育現狀的實證分析結論
第二節 自然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挑戰與機遇
第三節 對策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自然教育相關政策梳理
附錄二:自然教育從業者及機構的調研問卷
附錄三:自然教育服務對象:公眾的調研問卷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