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情慾》出版六周內即售出42000冊,令耶利內克聲名大噪。小說對女性處境描繪生猛有力,立即在奧地利引起巨大關注,激發出無數爭議,是耶利內克的女性主義答卷。 本次新版,譯文全方位升級。許寬華教授首次獨力譯出全書,精心打磨譯文。 埃爾夫麗德·耶利內克,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她的小說和戲劇中,聲音和與之相對抗的聲音構成一條音樂的河流,以獨特的語言激情揭露了社會庸常中的荒謬與強權。內容簡介
自從艾滋病傳入最後一條阿爾卑斯山谷,工廠主赫爾曼只得退回家庭,享受與妻子格蒂的倫常之樂。格蒂想要逃脫丈夫的強迫性要求,她身為母親不能正常地過她的生活;母愛和性慾互相抑制,在苦悶逃亡中她偶然結識大學生米夏埃爾,把真誠的愛獻給他,這個她心中的青春偶像卻極盡騙子之能事,誘惑並侮辱了她。作者簡介
埃爾夫麗德·耶利內克,1946年10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的米爾茨楚施拉格一個有捷克猶太血統的家庭。自幼開始學習鋼琴、管風琴和長笛,後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1964年畢業后,進入維也納大學學習戲劇和藝術史。1971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管風琴碩士學位。70年代初,她輾轉柏林、羅馬等地。1974年也戈特弗里德·許恩斯貝格結婚,居住在慕尼黑和維也納。耶利內克很早就開始寫詩,1967年出版詩集《麗莎的影子》。1970年發表諷刺小說《寶貝,我們是誘餌》。此後寫下了大量的小說、戲劇、散文和詩歌作品。代表作是帶有自傳成分的《鋼琴教師》。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女情人們》(1975)、《鋼琴教師》(1983)、《欲》(1989)、《死者的孩子們》(1995)、《貪婪》(2000),戲劇《克拉拉S》(1981)、《城堡戲劇》(1985)、《在阿爾卑斯山上》(2002)、《死亡與少女Ⅰ—Ⅴ》(2002)等。她先後獲得過海因利希·伯爾獎、施蒂利亞州文學獎、格奧爾格·畢希納獎等許多獎項,2004年榮膺諾貝爾文學獎。目錄
譯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