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世紀初,西方音樂中調性體系解體,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成了歷史的迴響,在這之後,音樂前進的方向究竟在哪裡?勛伯格與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各自給出自己的解答。對此,在本書中,作者認為,調性體系的解體是音樂、思想、歷史與文化等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精神在工業文化的壓榨下發出的痛苦但卻真實的聲音。在此基礎上,阿多諾認為勛伯格堅持遵循這個必然的趨勢,處在「進步」一極;而斯特拉文斯基和後來的新古典主義作品,都以各自的方式力圖倒退回精神在現代性出現之前的狀態,這讓主體在這些作品中遭到消解,因為復古意味著忽視歷史為主體所帶來的苦痛,忽視主體在此時此刻的感受,處在「倒退」的一極。目錄
作者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