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構築 平衡建築五大特質的實證分析 勞燕青 李寧 978711230873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78
商品編號: 978711230873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情境構築 平衡建築五大特質的實證分析
ISBN:9787112308736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勞燕青 李寧
頁數:1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06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人本為先」「動態變化」「多元包容」「整體連貫」「持續生態」構成了平衡建築的五大特質,充分表達了平衡建築對人、自然及社會的責任與態度。從情境構築的角度來切入,五大特質實證分析展開為社會視域中的人性與建築、時間視域中的傳承與創新、文化視域中的材質與營造、系統視域中的匹配與整合、綠色視域中的發展與保護。「情境」討論源自主體思維的「情」與基於客體生髮的「境」二者相互觸發、彼此和合的發展狀態,創作主體和相關使用關聯主體之「情」與建築之「境」能否達成平衡,需通過「構築」來實現,既有設計與營造中的「構築」,也有使用者在使用中的「構築」。本書圍繞一系列具體的建築案例進行分析,尤其注意選擇了最為基層的世居祖宅與鄉村禮堂等小項目,有針對性地對平衡建築五大特質在實踐中的演變與呈現加以歸納,以期對建築學及相關專業的課程教學和當下相關建築設計有所借鑒與幫助。本書適用於建築學及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參考,也可供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設計、施工、管理及相關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人本為先社會視域中的人性與建築
1 1 回歸本原
1 1 1 心安之處方是家
1 1 2 白水河村話家常
1 1 3 古鎮劇院演新戲
1 2 主客共生
1 2 1 桃花影落尋仙山
1 2 2 碧海潮生卷珠簾
1 2 3 暫離塵俗幾日閑
1 3 場所的日常性
第二章 動態變化時間視域中的傳承與創新
2 1 生機再續
2 1 1 順應校園脈絡演變
2 1 2 互融互動統籌全局
2 1 3 自然而然生髮形態
2 2 新舊共融
2 2 1 保留延續古鎮肌理
2 2 2 串聯輻射多重流線
2 2 3 滲透織補古鎮環境
2 3 演進的辯證性
第三章 多元包容文化視域中的材質與營造
3 1 質構相諧
3 1 1 雲棲築夢
3 1 2 竹徑論劍
3 1 3 方寸不亂
3 2 柔性對話
3 2 1 黃龍基地的解讀
3 2 2 鬧中取靜的過渡
3 2 3 以柔帶剛的輕靈
3 3 樣態的豐富性
第四章 整體連貫系統視域中的匹配與整合
4 1 體用一源
4 1 1 沂水舞雩的延伸
4 1 2 單元模塊的群構
4 1 3 在地生長的書院
4 2 秩序重構
4 2 1 圍合內院空間
4 2 2 托舉城市客廳
4 2 3 貫穿空間流線
4 3 策略的系締性
第五章 持續生態綠色視域中的發展與保護
5 1 永續發展
5 1 1 兩山夢想產業園
5 1 2 景觀通廊通氣韻
5 1 3 濕地智谷容共生
5 2 生態智盒
5 2 1 多層次自然融合
5 2 2 多尺度共享空間
5 2 3 多模式實驗布局
5 3 技術的適宜性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