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動力論 黃蘭松 978757641667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27
商品編號: 978757641667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地方立法動力論
ISBN:9787576416671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黃蘭松
頁數:3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97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黃蘭松教授所著的《地方立法動力論》,旨在從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多維度對地方立法的動力機制進行深入闡釋,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地方立法複雜性、多樣性的獨特視角。除緒論與結語外,全書共分五章。

作者簡介

黃蘭松,山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博士后,山東大學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山東大學立法研究中心(威海)副主任。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山東省政府立法和行政規範性文件審查專家,濟寧市、威海市、濱州市人大立法諮詢專家,濟寧市政府法律顧問,濱州市政府立法諮詢專家。 近年來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SSCI核心期刊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教育部、司法部、山東省社科等基金項目20項。10餘篇資政報告獲得省部級及以上領導批示。關於《養老服務法》《突發事件應對法》《行政處罰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多部法律的立法、修法建議,得到全國人大有關領導肯定性批示。主持起草《山東省防禦和減輕雷電災害管理規定》《濟南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廈門市法律援助條例》《濟寧市水環境保護條例》《威海市劉公島保護條例》《威海市森林防火規定》《威海市溫泉保護條例》《威海市濕地保護辦法》等立法、修法專家建議稿。 獲得法治山東理論與實務研究規劃課題成果一等獎、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研究服務基地2023年度研究課題成果一等獎等榮譽獎勵10餘項。

目錄

導論
一、面向國家治理的地方立法
二、地方立法動力機制研究
三、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一章 地方立法動力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中的立法動力觀
一、實踐史觀:立法的歷史社會學根據
二、革命與秩序:立法的政治治理與正當化功能
第二節 波蘭尼的政治經濟學對立法動力的解釋
一、經濟的兩種含義:形式與實質
二、自律性市場的擴張和經濟性立法
三、社會的自我保護與保護性立法
第三節 制度變遷理論框架下的立法動力觀
一、制度變遷:考察立法動力的新視角
二、交易費用、國家、意識形態與立法
第二章 地方立法的政治動力
第一節 地方立法權的擴容與地方治理的法治化轉型
一、地方立法權擴容的特點
二、地方立法主體擴張的現實根據
三、當前地方治理的特點與問題
四、地方治理的法治化轉型及其價值表徵
五、法治型治理模式的三個制度性要素
六、法治型治理模式的實現目標
第二節 國家能力與地方立法的自主性
一、何謂國家能力
二、國家能力與地方立法自主性的兩個向度
三、當前地方立法自主性的阻礙因素
四、維護國家能力與地方立法自主性的建議
第三節 國家治理視野下地方人大與政府的立法權配置
一、嵌入地方治理體系中的立法權
二、地方人大與政府立法權力配置的主要問題
三、地方立法中人大與政府關係的協調
第三章 地方立法的經濟動力
第一節 政府競爭視野下地方立法模式的特點及風險防範
一、地方立法的經濟動力:政府間競爭
二、以政府競爭為動力的地方立法模式及其特點
三、經濟競爭條件下地方立法的效益與風險
四、正式與非正式的制度防範與矯正機制
第二節 地方發展型政府與地方立法政策的轉型
一、地方發展型政府體制的構成
二、地方立法政策:立法者對於對立目標的平衡
三、地方發展型政府對地方立法政策的影響
四、政府體制轉型與立法政策取向的調整
第三節 財政分權、權力問責與地方立法的利益本位
一、立法中地方利益本位現象的本質及風險
二、財政體制對立法中地方利益本位傾向的推動
三、「問責有限的分權」助長立法中地方利益本位傾向
四、利益博弈關係對立法地方利益本位傾向的影響
五、立法中地方利益本位傾向的思路轉變
第四章 地方立法的社會動力
第一節 市民社會與地方立法法治化
一、市民社會的興起及其特徵
二、地方立法的法治化難題
三、良法之治:走向法治化的地方立法
第二節 公共參与與地方立法的民主化建設
一、公共參与的原則與實踐
二、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價值與制度路徑
三、公共參与與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建構
第三節 良序社會與地方立法的價值轉型
一、「良序社會」的基本理念
二、良序社會與地方立法的價值維度
三、地方立法的價值轉型
第五章 地方立法的歷史文化動力
第一節 公共道德基礎與地方立法的實效性
一、民情、公共道德與地方立法
二、地方立法的實效性
三、夯實地方立法實效的措施
第二節 傳統秩序與地方立法的實踐性的繼受問題
一、法律現代化過程中表達與實踐的背離
二、傳統秩序的文化遺產:家庭、地方與國家
三、傳統秩序的實踐性特徵
四、地方立法對傳統秩序觀念的實踐性繼承
第三節 文化問題與地方立法的現代化
一、技術、制度與價值:現代化的三重含義
二、文化與地方立法現代化的困境
三、實現地方立法現代化的一些建議
結語地方立法、法治中國與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一、對決定論思維的批判
二、「法治中國」的制度圖景
三、漸進性法治之路:從地方立法、地方法治到法治中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