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司法適用的大數據研究-對68萬份判決書所涉焦點問題的解構 9787519796464 王蓓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93
商品編號: 978751979646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勞動合同法》司法適用的大數據研究-對68萬份判決書所涉焦點問題的解構
ISBN:9787519796464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王蓓
頁數:4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44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勞動合同法》施行后10年間的68萬余份勞動合同爭議判決書為研究樣本,以《勞動合同法》條文適用頻率為出發點,展現了《勞動合同法》司法適用的整體情況,揭示了我國勞動合同爭議中有規律性的內容,並聚焦九大高發和疑難爭議,逐一進行深入探究。本書既有對《勞動合同法》司法適用狀況的全局概覽,又有翔實的內部細節展示,由面到點,深入細緻,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將研究結論建立在紮實的實證研究基礎上。

作者簡介

王蓓,女,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四川省五一巾幗標兵,四川省巾幗建功標兵。兼任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法學會法商融合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庫專家、四川省人社廳首批「四川人社觀察員」、四川省總工會法律顧問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專家顧問、四川省婦聯巾幗維權智囊團成員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項、政府委託項目1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3部,參編教材多部,在法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轉摘10篇次,多份研究報告被國家級、省級有關部門採納。

目錄

第一章 大數據視角下的《勞動合同法》司法適用整體情況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樣本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樣本
三、《勞動合同法》實施10年的法律依據適用情況
(一)主要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的適用情況
(二)主要條文的適用情況
四、《勞動合同法》實施10年的情況梳理
(一)立法方面:勞動法制體系建設尚不健全
(二)司法方面:法官的法律適用能力有待提高
(三)當事人方面:勞動關係尚未得到實質改善
(四)法學研究方面:研究與司法實踐的需求存在較大偏差
五、小結
第二章 勞動關係確認爭議
一、數據呈現
(一)大數據:輪廓展現
(二)小數據:細節描摹
二、司法實踐突出問題之檢視
(一)「確認勞動關係之訴」層出不窮
(二)勞動者維權時間滯后,積極性不高
(三)是否構成非標準用工方式是爭議焦點
(四)「從屬性」是認定勞動關係的關鍵
(五)超齡勞動者的勞動關係認定規則之爭
(六)用工主體責任與連帶賠償責任的適用爭議
三、理論釐清與制度優化
(一)加大人格從屬性的考量
(二)構建非標準用工法律規則,明確非標準用工法律責任
(三)疏解制度矛盾,完善勞動關係認定規則與責任承擔
(四)完善勞動監察體制機制,提高勞動者維權的積極性
四、小結
第三章 書面勞動合同及其法律責任爭議
一、數據呈現
(一)大數據:輪廓展現
(二)小數據:細節描摹
二、司法實踐中的突出問題之檢視
(一)「應簽未簽」勞動合同案件數量不降反升
(二)勞動者往往不能及時、積極維權
(三)法院對「書面勞動合同」外延的界定擴大
(四)「勞動者惡意維權」時的用人單位法律責任承擔爭議
(五)「二倍工資」仲裁時效適用規則不太一致
(六)「二倍工資」存續階段和計算基數的司法分歧
三、理論釐清與制度回應
(一)從「本質」出發,確定書面勞動合同的外延
(二)建立以「過錯推定責任」為原則的歸責體系
(三)合併計算「二倍工資」仲裁時效,兼顧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權益
(四)賦予「視為訂立」阻卻「二倍工資」計算之實權
(五)增強勞動監察力量,繼續勞動法的普法宣傳
四、小結
第四章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訂立爭議
一、數據呈現
(一)大數據:輪廓展現
(二)小數據:細節描摹
二、司法實踐突出問題之檢視
(一)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功能和定位較為模糊
(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法律適用較為混亂
三、理論釐清與制度優化
(一)明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功能和定位
(二)改良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
四、小結
第五章 勞動報酬爭議
一、數據呈現
(一)大數據:輪廓展現
(二)小數據:細節描摹
二、司法實踐突出問題之檢視
(一)拖欠和剋扣勞動報酬事實和標準認定「兩難」
(二)加班工資爭議面臨加班事實舉證和計算基數確定「兩難」
(三)群體性糾紛案件解決機制亟待完善
(四)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益減損較為嚴重,問題複雜度超過司法機關治理的能力範圍
三、理論釐清與制度優化
(一)減輕勞動者的舉證責任,適當放寬對勞動者證據形式的認定標準
(二)完善最低工資標準適用規則,確立工資依據的「就高原則」
(三)釐清工資總額和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統一現行適用原則
(四)引入民法思維,賦予勞動者先履行抗辯權
(五)發揮刑罰功能,進一步釋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六)加強綜合治理,多元化保護勞動報酬權
四、小結
第六章 勞動者即時解除勞動合同爭議
一、數據呈現
(一)大數據:輪廓展現
(二)小數據:細節描摹
二、司法實踐突出問題之檢視
(一)適用法院判決解決爭議的傾向明顯
(二)尋求法律救濟已成為普通勞動者的一般性選擇
(三)勞動者扮演了爭議解決的主動角色
(四)地域經濟狀況與人口特徵使勞動者的「差異型」特徵尤為顯著
(五)勞動者的經濟弱勢呈現為「生存型」的爭議特徵
(六)判決標準的明確性程度塑造了勞動者「結果型」訴訟行為
三、理論釐清與制度優化
(一)未來的對抗:以規則塑造型為重點
(二)判決標準明確化之一:明確「勞動條件」
(三)判決標準明確化之二:明確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即時解除情形
四、小結
第七章 用人單位即時辭退和預告辭退爭議
一、數據呈現
(一)大數據:輪廓展現
(二)小數據:細節描摹
二、即時辭退司法實踐突出問題之檢視
(一)勞動者權益主張具有普遍性
(二)程序爭議數量少,且認定為違法解僱的比例偏低
(三)實體爭議中涉規章制度解僱佔比高,但被法院認定為違法解僱的風險較低
(四)勞務派遣解僱的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