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工智能刑事風險的衍繹因循著由事實到規範再到價值的邏輯脈絡。在事實層面,人工智能蘊含的技術特徵與傳統犯罪相結合,促成涉人工智能犯罪的嬗變,嚴重威脅個人、社會乃至國家的法益。在規範層面,涉人工智能犯罪發生后必然需要刑法規範予以規制,然而傳統規範在應對涉人工智能犯罪時會出現歸責間隙,導致刑事責任認定困難。在價值層面,人工智能刑事風險伴隨風險對策深入至刑法體系,不同的風險應對方法在試圖彌補歸責間隙的同時,也導致了傳統責任要素變遷與刑法體系功能紊亂,風險趨向的刑法價值觀由此萌生並值得警惕。本書以人工智能在規範層面誘發的歸責風險為切入點,旨在通過探尋刑法應對涉人工智能犯罪歸責困境的應然立場與理論方法,彌合涉人工智能犯罪歸責間隙、規避刑法價值的體系性風險,並有效回應涉人工智能犯罪的治理需求。作者簡介
楊豐一,1994年生,遼寧葫蘆島人,法學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現為東北大學文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刑法學、數字法學、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研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法學雜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多篇,相關成果被《學術界》學術論點摘編。主持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高端科技創新智庫青年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