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能為下一代做什麼?-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的互動研究 楊旭 97872081928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85
商品編號: 978720819287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司法能為下一代做什麼?-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的互動研究
ISBN:9787208192874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楊旭
頁數:35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42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司法不僅是嚴格的,還應該是有溫度的。少年司法制度關注的重點從罪當其罰逐步向柔性司法、兒童友好型司法邁進,這一進程和司法與社會工作的互動密不可分。本書系統考察了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探索。結合比較法,在理論上解決了「為什麼」「為了誰」的問題;結合司法案例,在操作上探討了「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本書探討了如何利用司法社工協助犯罪預防、保護未成年人、增強家庭幸福、促進社會和諧等,旨在推動司法社工的職業化與專業化發展,建立更加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作者簡介

楊旭,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上海市普世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2010年應邀訪問美國北密歇根大學,2012年作為訪問學者公派義大利都靈大學法學院進修。主要研究方向:司法社會工作、少年司法、殘障問題等。著有《殘疾人權益的法律保障——國內外比較研究》,參譯《社會工作技巧手冊》、《戒癮社會工作》。

目錄

序言
上編 互動的基礎
第一章 流動與互鑒: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的百年互動史
一、互動的緣起:社會工作與少年司法的問世
二、親和與穩定: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路徑之一
三、衝突與矛盾: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路徑之二
四、中斷與后發: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路徑之三
五、全球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的特點
小結
第二章 司法與福利: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的思想基礎
一、少年司法與兒童福利:保護主義還是折中主義?
二、少年司法與兒童權利
三、少年司法與社會支持:嵌人還是共生?
第三章 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的基礎理論
一、腦神經科學與神經發育理論
二、心理彈性理論
三、依戀理論
四、風險、需求、響應模型
五、美好生活模式
六、恢復性司法理論
七、國家親權理論
八、人權保障理論
第四章 全球比較視野下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的互動
一、多元少年司法模式與社會工作服務
二、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的特點
三、國際新興模式借鑒:評估與分流中心
四、完善路徑: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的制度性融合
小結
第五章 全系統模式: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合作路徑
一、什麼是全系統模式?
二、為什麼需要全系統模式?
三、全系統模式的價值取向
四、全系統模式的域外經驗及其特點
五、我國少年司法全系統模式的探索路徑
第六章 轉介與互動:社會工作參与下我國少年司法分流制度的重構
一、懲罰與教育的交點:分流是少年司法向社會工作服務的轉向閥
二、分流與評估:專業評估是分流的依據
三、司法系統到福利系統:域外少年司法分流及社會工作服務
四、轉介與承接: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務融人少年司法體系
小結
第七章 少年司法與社會工作互動的親緣性
一、社會工作與少年司法的親緣性與契合性
二、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的功能與角色
三、社會工作者與罪錯少年
四、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的服務內容與方法
五、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的工作內容
小結
下編 互動的內容
第八章 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務之早期干預與犯罪預防
一、青少年犯罪早期干預:基礎問題
二、社會支持理論:社工參与青少年犯罪預防的理論依據
三、域外經驗:社會工作如何參与預防青少年犯罪
四、我國社會工作參与犯罪預防的類型及場域
五、完善措施:從頂層設計到實施路徑
第九章 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務之合適成年人
一、未成年人司法社工與合適成年人制度的契合
二、合適成年人及社會工作參与的域外借鑒
三、我國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擔任合適成年人的現狀
四、合適成年人的問題與完善
第十章 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務之社會調查
一、社會調查制度的界定及產生緣由
二、比較分析:國外法律社會調查制度的細節
三、社會調查報告的性質是證據嗎?
四、社會工作者作為社會調查主體的優勢
五、社會調查報告的原則及標準內容探討
六、未成年人司法社工開展社會調查的實證分析
七、未成年人司法社工開展社會調查的問題
第十一章 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務之社會觀護
一、社會觀護:替代監禁刑
二、社會觀護制度在我國的發展
三、司法社會工作觀護幫教的類型
四、司法社工觀護幫教的主要內容
五、觀護幫教中存在的問題與完善
第十二章 失語的群體:未成年被害人的權益保障與社會工作服務
一、我國對未成年被害人權益保護的法律規定與保護現狀
二、未成年被害人權益保護現狀的實證分析——以性侵案為例
三、未成年被害人權益保護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必要性分析
四、社會工作服務未成年被害人的內容與功能
五、完善路徑
第十三章 照亮隱秘的角落:家事案件的社會工作服務與未成年人權利保障
一、失語的群體:三則真實案例
二、家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的權益保障嚴重不足
三、民事案件中的社會工作服務:國際趨勢與我國探索
四、司法社會工作者作為兒童權益代表人的優勢分析
五、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角色
六、社會工作者參与民事案件服務的問題與完善路徑
小結
第十四章 親職教育與家庭治療:從個體療愈到家庭賦權
一、親職教育與家庭治療對涉法未成年人的重要價值
二、域外少年司法體系:對家庭的重視
三、我國未成年人司法社工開展親職教育的服務
四、我國親職教育的問題
五、社會工作開展家庭輔導與治療之策略
第十五章 未成年人司法社工之多元化服務
一、心理評估與心理疏導
二、服刑人員未成年人子女的社會工作服務
三、擔任「合適保證人」
第十六章 我國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的職業化與專業化構建
一、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是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的必由之路
二、未成年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