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律、令、例是最基本的、為歷朝廣泛採用的法律形式。中國古代的立法史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進步,例在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特別是明清兩代,制定了大量的條例和則例等,不僅刑事法律需要通過以例補律、以例輔律的途徑進行實施,國家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以例來規範。本書對歷史上各類例的起源、內容、演變及其在各代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功能進行了系統的考證,釐清歷史上例的變遷及各類例的涵義、相互的聯繫及區別,以便對進一步研究中國古代法律體系有所助益。作者簡介
楊一凡,1944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法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法史創新工程首席專家。長期從事中國法律史研究,已出版獨著、合著和主編的科研成果40餘部。獨著有《重新認識中國法律史》《明初重典考》《明大誥研究》《明代立法研究》等,合著有《歷代例考》等。主編有《中國法制史考證》《中國法制史考證續編》《歷代令考》《中國法制史概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史》等。獨立整理、合編和主持整理法律古籍叢刊20餘部,內收文獻900餘種。科研成果獲20項國家和省部級獎。目錄
修訂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