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7年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文化旅遊產業的特徵。在經濟增長的推動下,文化旅遊產業得以高速發展,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1 8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2 8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達9 04%;人均消費支出從2013年的1 3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2 0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達8 47%。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民需求由基本物質轉向休閑娛樂,文化旅遊產業需求持續爆發。中國旅遊人次從2002年度出現快速增長,2018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次高達55 39億人次,2013-2018期間複合年度增長率達11 2%,2018年旅遊總收入達到5 13萬億元,2013-2018期間複合年度增長率達14 3%,對GDP的貢獻比例達到11 04%。文化旅遊產業資產主要為物業資產,並基於物業資產的運營產生收入。根據文化旅遊產業的收入來源,可以將文化旅遊產業的物業資產歸類為三部分:景區資產、配套商業資產、配套地產項目,分別對應于未來的門票收入、消費及租金收入、租金及出售收入。作者簡介
李澤正,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獲金融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政府投資和融資、基礎設施投融資創新、資產證券化與REITs、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盤活存量資產等政策。在國內核心期刊及內部刊物上發表數十篇文章和報告,出版專著《中國金融市場結構變電及其應用研究》。目錄
第一章 我國投融資體系、發展歷程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