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為何令人著迷-媒介素養十二講 徐笛 鄭曼琳 葉金等 978730917720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復旦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67
商品編號: 978730917720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媒介為何令人著迷-媒介素養十二講
ISBN:9787309177206
出版社:復旦大學
著編譯者:徐笛 鄭曼琳 葉金等
頁數:2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38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數字時代,無處不在的媒介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個體:為什麼有人沉迷網絡遊戲?為什麼我一刷短視頻就停不下來?為什麼這則廣告會推送給我?為什麼算法如此「懂」我?為什麼一條虛假信息能廣泛傳播? 為了回應上述問題,本書主要從三個部分展開探討:第一部分,「媒介內容如何生產」梳理了新聞生產的全過程,包括選題確立、採訪、寫作和編輯等環節;第二部分,「新技術如何改變媒介」聚焦于算法等新技術如何通過社交網絡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第三部分,「媒介如何讓人上癮」揭示了媒介於無形之中影響人們日常習慣的深層機制。此外,本書最後一講精選了近年來高考作文中的媒介議題,可以幫助高中生有效地掌握理論資源,激發思考深度。 本書不僅號召高中生重視對媒介素養的學習,增強自身的媒介敏銳度,在數字時代掌握更大的信息自主權,還引介了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深刻剖析了大量現實案例,為普通讀者提供了有效篩選、處理媒介信息的行動指南。

作者簡介

徐笛,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有五年新聞業界工作經驗,獲得過中國新聞獎、北京新聞獎等獎項。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聞生產、新聞創新,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要講授新聞採訪與寫作、數據分析與信息可視化等課程。

目錄

第一部分 媒介內容如何生產
第一講 走近新聞
第一節 新聞的力量
第二節 新聞是什麼
第三節 是「鏡子」還是「窗口」
第四節 「新聞已死」嗎
第二講 新聞采寫:用筆打量人間
第一節 尋找新聞選題
第二節 採訪前的準備:等風來不如去追風
第三節 採訪進行時:調動所有感官
第四節 認識新聞文體:新聞的「十八般」面貌
第五節 報道的構成:骨肉相連
第六節 報道賞析:食而知其味
第七節 打撈悲劇中的「個」
第三講 新聞編輯:新聞生產的幕後英雄
第一節 認識編輯:把關人
第二節 編輯和記者誰說了算
第三節 版面設計與編排:創意性工作
第四節 從幕後到台前
第四講 新聞評論:公共言說的藝術
第一節 評論與新聞:涇渭分明
第二節 為什麼要學習寫作評論
第三節 如何寫好評論:從主體和選題談起
第四節 評論賞析:說理與風格
第二部分 新技術如何改變媒介
第五講 永遠在線:生活在社交網絡時代
第一節 生活在社交網絡/媒體時代
第二節 什麼是社交網絡/媒體
第三節 如何運營社交網絡/媒體
第四節 社交媒體時代的公共生活
第五節 社交媒體雙刃劍
第六講 事實是神聖的:在數字時代求真
第一節 假新聞
第二節 虛假信息為何泛濫
第三節 事實核查新聞的勃興
第四節 事實核查技能:擦亮火眼金睛
第七講 大數據時代和被數據化的我們
第一節 當世界被打上數據標籤
第二節 被數據化的我們
第三節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泄漏危機
第八講 被「算計」的生活:理解算法
第一節 算法打造千人千面
第二節 算法偏見與權力轉移
第三節 與算法共處
第三部分 媒介如何讓人上癮
第九講 消費神話:無處不在的廣告
第一節 廣告是如何出爐的
第二節 不同人眼中的廣告
第三節 智能分發:這則廣告為何偏偏選中我
第四節 廣告的文化塑造:為什麼媽媽總在勞作
第十講 感官消費:解構影像、技術和資本
第一節 短視頻:為什麼有人沉迷
第二節 娛樂化:芒果TV的綜藝生意
第三節 和理性肩並肩,奪回自主權
第十一講 遊戲消費:虛擬世界的「人生體驗」
第一節 利潤豐厚的遊戲產業
第二節 遊戲為什麼好玩
第三節 是「我們消費遊戲」還是「遊戲消費我們」
第十二講 新聞傳播學:高考作文@了你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