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法治新聞輿論工作理論與實踐 李子順 978751979678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47
商品編號: 978751979678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時代法治新聞輿論工作理論與實踐
ISBN:9787519796785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李子順
頁數:2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38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回顧過去,以黨的百年新聞宣傳史為借鑒,分別以宣傳工作請示報告制度、宣傳網制度和抗戰時期創辦黨的外宣刊物為切入點,旨在從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歷史中獲得啟示、汲取智慧;中篇立足現在,以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為視角,分別介紹媒體融合發展的概念特徵、技術賦能、政策原則、目標任務等,探討如何完善法治新聞輿論全媒體傳播新格局;下篇展望未來,以新聞輿論事業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為指向,探討如何推動實現法治新聞輿論工作自身的現代化。

作者簡介

李子順,1964年5月生,北京市人。曾獲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學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法學博士。 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主任編輯、法制部主任;中央政法委處長、副巡視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副書記(正廳長級);司法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正局級)、司法部法治宣傳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廉政法制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伊犁師範學院兼職教授。 曾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獎、中國人口獎、全國綜治新聞獎等50多項國家級新聞作品獎項,榮立個人二等功兩次、個人三等功兩次。出版專著《收入分配與社會腐敗》,主編《現在開庭》《共和國法制50年》等圖書十余部。

目錄

前言
緒論 深刻把握新時代法治新聞輿論工作使命任務
上篇 以黨的百年新聞宣傳史為借鑒
第一章 黨性原則與宣傳工作請示報告制度
一、《中共中央關於宣傳工作中請示與報告制度的規定》與請示報告制度的建立
二、黨性原則是無產階級政黨宣傳工作的根本原則
三、黨性原則是黨的宣傳事業發展所需和經驗總結
四、遵循黨性原則崇高要求,推動法治新聞輿論工作守正創新
第二章 宣傳網制度與群眾宣傳工作機制
一、《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建立對人民群眾的宣傳網的決定》與宣傳網制度的發展歷程
二、宣傳網制度創建過程中的蘇聯影響
三、宣傳網制度實踐體現的宣傳原則、經驗和智慧
四、宣傳網制度的發展歷程對新時代法治新聞輿論工作的啟示
第三章 創辦外宣刊物與黨的對外宣傳
一、《中國通訊》與抗日根據地外宣刊物的創辦
二、辦好黨的外宣刊物的基本原則
三、抗戰時期其他有代表性的黨的外宣刊物
四、抗戰時期創辦黨的外宣刊物對涉外法治宣傳工作的啟示
中篇 以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為視角
第四章 媒體融合發展的概念特徵
一、媒體融合發展的概念
二、媒體融合發展的特徵
第五章 媒體融合發展的技術賦能
一、「元宇宙」和人工智能
二、大數據技術和5G/6G
三、雲計算和數字孿生
四、區塊鏈和場景化
第六章 媒體融合發展的政策原則與目標任務
一、媒體融合發展的政策原則
二、媒體融合發展的目標任務
第七章 法治領域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實踐要求
一、堅持「內容為王」打造優質法治融媒體產品
二、積極整合法治領域媒體資源提高傳播效能
三、持續加大法治題材影視劇創作力度
下篇 以法治新聞輿論工作現代化為指向
第八章 法治新聞輿論思想觀念現代化
一、確保正確政治方向是法治新聞輿論思想觀念現代化的前提
二、思維方式現代化是法治新聞輿論思想觀念現代化的集中表現
三、輿情觀念現代化是法治新聞輿論思想觀念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四、隊伍建設現代化是法治新聞輿論思想觀念現代化的人才載體
第九章 法治新聞宣傳報道機制方式現代化
一、把握法治傳播時勢、時機和時效
二、推動法治傳播兼具高度、力度和溫度
三、實現法治傳播效果、效率和效用
第十章 涉外法治宣傳報道和國際傳播現代化
一、打造現代化的涉外法治傳播內容
二、構建現代化的涉外法治傳播平台
三、採用現代化的涉外法治傳播方式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