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構建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動態模型,綜合集成行為實驗、模糊邏輯等多種方法,在考慮顧客模糊感知、口碑傳播和外部政策干預的情景下,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擴散機制進行分析,並基於整體視角給出綜合考慮不同層面因素的市場擴散策略組合。本書旨在為解決新能源汽車前期擴散瓶頸與後期持續擴散等關乎國家戰略產業發展的現實問題提供理論指導,並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市場結構與環境,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相關建議。
本書可作為相關領域學者和學生的研究讀物,為後續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方法指導,或作為相關行業人員閱讀和學習的材料。
作者簡介
葉綺文,現任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2019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2017年1月到12月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進行學術訪問。主要研究方向為運營管理與創新擴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青年基金等科研項目;在《管理科學學報》、Information & Management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若干論文;獲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曾帶領學生參與廣東省物流大賽獲一等獎。
馮博,現任蘇州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致力於運營管理與決策分析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地區)合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等各類項目30余項。在本領域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2部。獲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0余項。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1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1
1 1 1 研究背景 1
1 1 2 研究問題 12
1 2 研究目標與研究意義 13
1 2 1 研究目標 13
1 2 2 研究意義 14
1 3 研究內容、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5
1 3 1 研究內容 15
1 3 2 研究思路 16
1 3 3 研究方法 18
1 4 框架結構 19
1 5 研究創新性說明 20
第2章 文獻綜述 22
2 1 文獻檢索情況與學術趨勢分析 22
2 2 本書的採納與擴散理論基礎 24
2 2 1 採納理論基礎 24
2 2 2 擴散理論基礎 27
2 2 3 技術採納與技術擴散的關係分析 30
2 3 新能源汽車採納與擴散的研究方向 30
2 3 1 採納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30
2 3 2 不同因素影響下的新能源汽車擴散研究 31
2 4 新能源汽車採納的影響因素 32
2 4 1 新能源汽車屬性 32
2 4 2 顧客特徵 35
2 4 3 政策環境 38
2 5 新能源汽車擴散相關研究 40
2 5 1 新能源汽車擴散量化模型研究 40
2 5 2 新能源汽車擴散建模仿真研究 43
2 6 文獻評述 47
2 6 1 已有文獻的貢獻 47
2 6 2 不足之處 47
2 7 本章 小結 49
第3章 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系統分析 50
3 1 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的系統框架分析 50
3 1 1 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系統邊界 51
3 1 2 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系統的主體 52
3 1 3 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系統要素分析 53
3 2 系統模型構建方法 57
3 2 1 系統動力學的基本特性分析 58
3 2 2 系統動力學的適用性分析 59
3 2 3 系統動力學建模工具 60
3 3 顧客對新能源汽車屬性、政策的偏好及採納態度調查 60
3 3 1 情景實驗法 60
3 3 2 實驗目的 61
3 3 3 實驗被試 62
3 3 4 實驗設計 62
3 3 5 數據分析 67
3 4 本章 小結 69
第4章 考慮顧客模糊感知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機制研究 70
4 1 模型構建 71
4 1 1 模型框架 71
4 1 2 因果關係分析 74
4 1 3 總體模型構建 75
4 2 顧客模糊感知設置 78
4 2 1 模糊邏輯 78
4 2 2 顧客的模糊感知函數 79
4 3 模型檢驗 82
4 3 1 模型結構檢驗 82
4 3 2 基於模型結構的系統行為檢驗 83
4 3 3 基於歷史數據的系統行為檢驗 89
4 4 模型仿真結果分析 89
4 4 1 基於顧客感知的模型仿真 90
4 4 2 基於新能源汽車屬性的模型仿真 92
4 5 基於仿真結果分析的管理建議 102
4 6 本章 小結 105
第5章 考慮市場結構及顧客交互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
機制研究 106
5 1 模型構建 107
5 1 1 模型框架 107
5 1 2 變量的相互作用與因果關係分析 108
5 1 3 總體模型構建 109
5 2 模型檢驗 113
5 2 1 模型結構檢驗 113
5 2 2 基於模型結構的系統行為檢驗 113
5 2 3 基於歷史數據的系統行為檢驗 118
5 3 模型仿真結果分析 118
5 3 1 基於市場結構的模型仿真 119
5 3 2 基於顧客採納異質性的模型仿真 124
5 4 基於仿真結果分析的管理建議 129
5 5 本章 小結 131
第6章 考慮牌照政策干預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機制研究 133
6 1 模型構建 134
6 1 1 模型框架及因果關係分析 134
6 1 2 總體模型構建 135
6 2 模型檢驗 135
6 2 1 模型結構檢驗 136
6 2 2 基於模型結構的系統行為檢驗 136
6 2 3 基於歷史數據的系統行為檢驗 142
6 3 模型仿真結果分析 142
6 3 1 關於牌照政策作用的模型仿真 142
6 3 2 關於牌照政策作用機制的模型仿真 145
6 4 基於仿真結果分析的管理建議 154
6 5 本章 小結 155
第7章 基於組態分析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策略組合研究 156
7 1 基於模糊集的定性比較分析 157
7 1 1 方法及相關概念介紹 157
7 1 2 適用性分析 158
7 2 變量設定與數據校準 159
7 2 1 變量設定 159
7 2 2 案例數據分析與校準 160
7 3 必要條件檢驗 164
7 4 真值表構建與前因條件組合求解 165
7 5 市場擴散策略組合分析與管理建議 167
7 6 本章 小結 169
第8章 結論與展望 171
8 1 本書主要研究工作總結 171
8 2 本書主要研究結論 172
8 3 本書主要貢獻 173
8 4 未來研究展望 174
參考文獻 176
附錄1 實驗問卷 192
附錄2
第4章 系統動力學模型的變量設置 192
附錄3
第5章 系統動力學模型的變量設置 192
附錄4
第6章 系統動力學模型的變量設置 192
前 言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應用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新能源汽車更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關鍵路徑。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儘管國家出臺了《節 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等戰略規劃和相關政策法規,但在私人用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產業鏈相關企業和個體顧客的觀望態度,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私人用車領域早期的擴散瓶頸;隨著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逐步從政策導向轉為市場導向,使得剛突破初期擴散瓶頸問題的新能源汽車又進入了下一個充滿未知因素的擴散階段。因此,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擴散機制,對於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為其他汽車市場推廣新能源汽車提供理論參考。
市場擴散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環節,不僅引起了政府和企業的廣泛關注,也成為運營管理和創新擴散等領域的國際學術前沿議題。例如,Product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和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頂級期刊上關於運營管理領域未來研究方向的探討指出,新能源汽車及其應用將對傳統的行業帶來顛覆性影響,並成為運營管理領域的研究熱點;MIS Quarterly上的研究也指出,隨著車聯網的擴大,基於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的分析對於商業模式創新和交通管理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可見,對於新能源汽車運營管理的未來研究均基於其成功的市場擴散。此外,汽車的電氣化、智能網聯化促使新能源汽車成為一個多產業融合的產物,其市場擴散將是一個受到市場、產業、政策環境等不同層面因素影響的長週期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影響因素之間的多重併發因果關係、採納主體的互動以及環境與採納主體之間的信息反饋使得擴散的機制及模式更為複雜,這是已有基於產品視角的技術採納研究與基於顧客視角的產品擴散研究所無法完全解釋的。因此,本書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機制的研究在豐富創新擴散理論的同時,也為後續更多產業融合技術的創新擴散提供了理論參考。
本書的主要特色包括:
(1)結合技術採納研究與創新擴散研究的個體顧客與市場視角,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問題進行了從微觀到宏觀層面的深入探討。
(2)關注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過程的動態性以及影響因素之間的多重併發因果關係,為分析其市場擴散的複雜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
(3)考慮了顧客模糊感知、顧客間口碑傳播與外部政策干預的影響,為各類影響因素與新能源汽車市場擴散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解釋維度。
(4)採用了多方法結合的研究方式,包括建模(系統動力學)與實證(情景實驗法、基於模糊集的定性比較分析方法)方法、定量(系統動力學、模糊邏輯)與定性(基於模糊集的定性比較分析方法)相結合的方法,有助於對新能源汽車擴散系統的複雜機理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本書由葉綺文博士負責編寫框架和擬定提綱,並負責對全書進行統稿和最終定稿。編寫工作的具體分工為:葉綺文博士負責撰寫第1章 至第3章 和結論部分;葉綺文博士和馮博教授共同完成第4章 至第7章 以及相關內容與前言部分的撰寫。此外,本書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7210207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地區)合作研究項目(72310107001)支持,由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資助出版。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國內外相關的文獻資料,在此謹對這些值得尊敬的專家和學者表示深深的感謝。鑒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同行專家、學者及廣大讀者不吝賜教,提出寶貴意見。
葉綺文 馮 博
2024年5月21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