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世界是聲與色的世界,聲音與顏色是這個世界的基本要素,古典時期的自然人類首先對兩者展開了形而上學的沉思,進而在近代歐洲做了科學的—物理的還原主義或簡化主義的處理。但聲音與顏色的問題依然成謎。本書嘗試從現象學出發探討聲色現象,形成一種聲色存在論,指出聲音的根本元素是寂,顏色的根本元素是黑,無聲無色為虛無,而有聲有色即存在;而從人類經驗角度來說,今天需要維護或者重新喚起一種「聽無聲」和「觀黑暗」的原初感知能力。作者簡介
孫周興,會稽人,哲學博士,德國洪堡基金學者。現任浙江大學敦和講席教授,浙江大學圖書館館長,浙江大學未來哲學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美術學院、同濟大學等校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等。主要從事德國哲學、藝術哲學、技術哲學研究。主要著作有《語言存在論》《我們時代的思想姿態》《后哲學的哲學問題》《存在與超越》《以創造抵禦平庸》《未來哲學序曲》《一隻革命的手》《人類世的哲學》《哲思的迷局》《積極生活的理由》等;主編有《尼采著作全集》(14卷)、《海德格爾文集》(30卷)、《未來藝術叢書》、《未來哲學叢書》等;主要譯作有《海德格爾選集》《尼采四書》《在通向語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標》《尼采》《哲學論稿》《悲劇的誕生》《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等。目錄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