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于明朝中葉,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是中國神話小說的經典之作,其中塑造的孫悟空等形像和故事早已家喻戶曉。內容簡介
《西遊記》主要以唐代高僧玄奘取經的真實故事為基礎,經作者再創作,講述了唐僧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徒弟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除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本書以積極浪漫主義創作手法,深刻地描繪出了明代百姓的社會生活狀況。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4-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明代傑出的小說家。其代表作有《西遊記/經典文學名著》,其餘作品還有《禹鼎志》,但已散佚,另有《射陽先生存稿》。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貧寒。他自幼聰明過人,少年得志,喜歡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因文才出眾,在故鄉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好評,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因科考的屢次失敗,生活的窮困潦倒,加深了他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神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痛苦與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將近80歲。《天啟淮安府志》評價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不過都是他死後的事了。他一生創作豐富,但是由於家貧,又沒有子女。作品多散失。目錄
第一回 靈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