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文學批評的偉大顛覆者」——義大利著名文學評論家、「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得主弗朗哥·莫萊蒂作品首次引進。 用知識考古學般的嚴謹和激情,探究了中產階級這一概念在歐洲文學中的演變,以及其歷史弱點和眼下式微的原因。 一部簡明的布爾喬亞興衰史,透過文學折射歷史中的中產階級;在文學史中洞悉布爾喬亞的衰弱的結構性矛盾。 一部解釋當下中產困境的重要作品。十九世紀西方布爾喬亞的興衰是二十世紀甚至今天中國的一面「特殊的鏡子」。內容簡介
布爾喬亞,或曰中產階級,曾被描繪成現代人生活乃至思想變革的標杆。 如今,布爾喬亞的人格化身似乎面臨著全球化地斷裂、衰退和萎縮。 中產的幻象正籠罩於時代的焦慮中。 面對身份認同和意識形態的錯亂, 人們不禁會問:究竟何為布爾喬亞? 布爾喬亞原初的「理想」是什麼? 布爾喬亞是隨著現代社會興起而形成的一個重要社會階層,也體現著一種文化、格調和趣味,不僅深刻地影響了歐美歷史進程,而且也為歐美文學留下了獨特的韻律與節奏。《布爾喬亞:在歷史和文學之間》是研究這一問題的力作。作者按時間脈絡,從分析布爾喬亞在18世紀的自我理解,到19世紀的嚴肅小說、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保守主義霸權、歐洲半邊緣地區的資產階級,以及易卜生時代布爾喬亞生活的自我批判,描繪了布爾喬亞文化的興衰,並以批判的眼光,輔之以對歷史的敏銳理解,剖析了布爾喬亞衰弱背後的結構性矛盾。作者簡介
朱康,文學博士,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教師學院,並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及國際批評理論。譯有《根本惡》(合譯,即出)等。目錄
導論:概念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