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文明 劉易斯.芒福德 978752176745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2176745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技術與文明
ISBN:9787521767452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劉易斯.芒福德
頁數:47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06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世紀30年代早期,已是紐約學界新星的芒福德為弄懂工具、器械和生產工藝在世界歷史中發揮的影響力,如饑似渴地遍覽論述工業社會興起的著作,他注意到儘管技術在人類事務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卻沒有哪部作品充分探討過人與技術豐富而複雜的關係。 由此,《技術與文明》以10世紀的發明創造為起點穩步向前,以始技術階段、古技術階段和新技術階段為三個節點,記敘了藝術、工藝、科學、工程學、哲學、金融、商業等各個領域的千年技術進步史。在這一千年間,西方文明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形式因機器的發展而發生了深刻變化。這是如何發生的?在哪裡發生的?推動環境和生活常規發生巨大轉變的主要動機是什麼?想達到什麼目的?用了哪些手段和方法?過程中出現了哪些未曾預料的價值?芒福德都在這本書里給出了極富遠見的回答。 芒福德對歷史重大事件的意義有著天馬行空,甚至是幽默頑皮的猜想。與普遍觀點相反,他認為現代生產的奇迹並非始於叮噹作響的蒸汽機或其他如瓦特一樣的偶像級人物的發明。他堅稱,最重要的因素不僅有工具和機器,還有反映人的各種動機的活動,包括宗教信仰、科學、工程學以及無數日常活動中對美的追求和文化準備。 《技術與文明》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的開創性方法和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也因為它闡述了一個在今天仍極具前瞻性的新穎理論:人將外部世界內化,將內心世界外化——我們在物質活動中最偉大的成功,經常是深切的精神需求與最大的理性及非理性激情的投射。因此,弄懂技術不僅是為我們的文明重新定向的第一步,還是懂得社會,進而懂得我們自己的一種手段。 芒福德在審視早期現代社會的困境時表現出驚人的樂觀態度。他指出導致經濟、社會和環境崩壞的問題本質,包括社會組織的軍事化,資源的浪費,對自然系統的粗暴破壞,以及把愚蠢的消費主義鼓吹為生活的終極滿足。他相信,古技術時期的不公最終完全有可能被一個人性化的新技術時代所取代。但在目擊了冷戰、核軍備競賽、公共輿論的神秘化等等之後,他原有的信心不復存在,代之以日益強烈的懷疑。也許正是為此,我們才應該重溫芒福德從前的思想。那時,光芒尚未被陰影遮蔽,最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讓我們和年輕的劉易斯·芒福德一起發問:我們希望建成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作者簡介

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年)是《日晷》雜誌的副總編輯,社會學評論(倫敦)的代理主編以及美國文學年報的幾位主編之一。他於1935年至1937年擔任紐約市高等教育董事會董事,1938年至1944年擔任美國教育理事會理事。芒福德先生還是美國哲學學會會員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目錄

引言
1963年版的導言
訂正
說明
本書的目的
第一章 文化上的準備
1 機器、用具和「機器」
2 修道院與時鐘
3 空間、距離和運動
4 資本主義的影響
5 從寓言到事實
6 泛靈論的障礙
7 途經魔法之路
8 社會的嚴格管理
9 機械宇宙
10 發明的義務
11 切實的預期
第二章 推動機械化的力量
1 技術概覽
2 《礦冶全書》
3 採礦與現代資本主義
4 原始工程師
5 從獵獸到獵人
6 戰爭與發明
7 大規模軍工生產
8 操練與退化
9 瑪爾斯與維納斯
10 消費拉動與生產驅動
第三章 始技術階段
1 技術的融合
2 技術複合體
3 新動力源
4 樹榦、木板和圓材
5 透過明亮的玻璃
6 玻璃與自我
7 基本發明
8 弱點與優勢
第四章 古技術階段
1 英國後來居上
2 新野蠻狀態
3 煤炭資本主義
4 蒸汽機
5 血與鐵
6 對環境的破壞
7 工人的潦倒
8 生活的貧乏
9 進步的信條
10 生存競爭
11 階級與民族
12 混亂帝國
13 動力與時間
14 審美補償
15 機器的成就
16 古技術之旅
第五章 新技術階段
1 新技術的開端
2 科學的重要性
3 新能源
4 無產階級的失所
5 新技術材料
6 動力與機動性
7 通信的悖論
8 新型永久記錄
9 光與生命
10 生物學的影響
11 從破壞到保護
12 人口規劃
13 目前的偽形
第六章 補償與逆轉
1 社會反作用概述
2 機械常規
3 無目的的物質主義:多餘的動力
4 合作對奴工
5 對機器的直接攻擊
6 浪漫主義者與功利主義者
7 往昔崇拜
8 回歸自然
9 有機與機械之兩極
10 體育與「財富女神」
11 死亡崇拜
12 小型減震器
13 抵抗與適應
第七章 對機器的吸收
1 新文化價值
2 秩序的中性
3 機器的審美體驗
4 作為手段與象徵的攝影
5 功能主義的發展
6 環境的簡化
7 客觀個性
第八章 今後的方向
1 「機器」的腐朽
2 建立有機的意識形態
3 社會能量學的要素
4 增加轉換!
5 節約生產!
6 消費正常化!
7 基本共產主義
8 創造社會化!
9 自動機和業餘愛好者的工作
10 政治控制
11 機器的弱化
12 走向動態平衡
13 總結與展望
發明
1 導言
2 發明清單
參考文獻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