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揭示京劇身段表演形態根本性的傳承路徑、傳承規律與傳承特質為視角,在新技術條件下,系統梳理原典資料,並走訪相關傳承人,結合歷史文獻和研究成果,從身段歷史沿革、人物形象樹立,到身段傳承發展、審美精神提煉,多層次、多維度、立體化地譜寫京劇身段表演形態的承傳流變。本書無論是在國家層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還是在京劇表演藝術的研究與傳播上,抑或在當今文化產業的發展層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對京劇其他行當,乃至所有戲曲劇種的身段傳承問題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作者簡介
王熙,戲劇戲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美國天普大學訪問學者,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舞蹈藝術委員會專家。本科與碩士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博士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曾主持2017年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優秀人才創作資助項目、2018年與2021年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及4項校級課題。編著「中國古典舞角色塑造」系列教材,參編《舞蹈編導基礎》。在《北京舞蹈學院學報》《戲曲藝術》《舞蹈》《四川戲劇》等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代表性論文為《戲曲「五法」在當代中國古典舞身韻中的重構與拓展》《基於動作形態分析的中國古典舞審美觀研究》《戲曲形神觀視野下的舞蹈角色表演》等。原創舞蹈作品《遊園驚夢》《秋風詞》《苧蘿》榮獲多項國際、國內大獎。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