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世紀70年代,黃河斷流現象頻發,「八七」分水方案應運而生,在我國水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方案專門為沖沙留出了約為黃河總水量三分之一的水量,將其餘水量分配給了黃河供水區內的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方案實行至今近40年,黃河斷流問題早已解決,但黃河所帶來的挑戰遠未終結,水資源供需矛盾和生態難題仍待破解。如何在全河治理的大框架下,同時結合「堵」與「疏」的治河思路,防範黃河水患和治理泥沙問題,並對黃河水資源進行有效利用,是目前黃河治理工作中的核心挑戰。新時代新征程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更是要求我們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黃河水資源。本書集中探討的問題為:在黃河水資源總量極其有限,而流域內用水需求大幅攀升,且存在產水區與用水區空間分佈不均並有豐枯水年之分時,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每滴黃河水?針對這些問題,本書提出並詳細論證了「上游引水、中游補水、下游調水、全域備水」16字方針,以此形成一套完整的、同時應對以上挑戰的方案,以實現黃河水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為全流域內人民的生活、生產和生態建設服務。 本書可供與黃河治理、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相關的管理者、研究者、教育者和大學生等參考閱讀。目錄
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