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傳統礦山生態修復模式的基礎上,本書建立三種新型礦山生態修復模式:資源化礦山生態修復模式、能源化礦山生態修復模式、資源化與能源化耦合的礦山生態修復模式。從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土地綜合再開發利用和可再生能源開發視角,分別闡述三種模式的含義、優勢和框架體系,綜合評價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預測產業發展前景,為礦山修復提供新視角和解決方案。以遼陽鐵礦區、撫順煤礦區和鞍山鐵礦區為例,闡述三種新型礦山生態修復模式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效果,為當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工作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與思路。 本書適合生態恢復、礦產資源、地球科學、城鄉規劃、生態學、礦產廢棄物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開發、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政府工作人員、科研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及相關工作者閱讀,對於從事礦山生態修復/復墾相關工作的政府決策人員和礦產資源開發企業的管理人員等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