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人類增強的內涵為切入點,從哲學解釋學的視角探討人類增強的歷史形態和內在意蘊,表明當代新興科學技術語境下的人類增強是”內置逾越式人類增強”。與人類以往其他形態的增強方式相比,該項人類增強涉及是否安全、是否具有直接干預人體的正當性以及未被普及之前應當被哪些人首先獲取、何種增強效果會得到當下社會的認可等諸多技術和道德方面的問題。以概念厘清和實地調研為基礎、以微整形與長壽高科技保健食品為其調研案例”樣本”,側重從哲學倫理學視角對微整形、基因增強和延年益壽三類人類增強案例展開實踐與理論雙層分析,從哲學人類學視角探索人類增強對人的”進化”、人的尊嚴的矛盾效應,從全球化的視角構建出有效監管人類增強所應堅持的四個基本倫理原則。
本書集實證與理論于一體,適合哲學、科學技術哲學、科學學、信息管理、科技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相關學科的學生和教師閱讀,也適合科技工作者,以及廣大哲學、科學技術愛好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馮燁,哲學博士,河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科學技術倫理學、科技與社會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等多項課題,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獲得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目錄
第一章 “人類增強”意蘊的哲學解釋學透視
第一節 人文社科語境下的人類增強
一、虛幻的神話宗教式人類增強
二、道德法律制度的社會組織式人類增強
第二節 自然科技語境下的人類增強
一、醫藥學與養生保健相融合的醫藥保健式人類增強
二、近現代科技工具外用的延擴式人類增強
三、當代新興科技的內置逾越式人類增強
第三節 內置逾越式人類增強的視域融合
第二章 關於人類增強應用案例的實地實證調研
第一節 對微整形技術及行業的調研進程
一、 對微整形專家和求美者的訪談提綱
二、我國微整形現狀的調查問卷設計及結果分析
三、關於我國微整形現狀的調研討論與建議
第二節 我國長壽及保健食品使用情況的調研進程
一、長壽及保健食品概念概述
二、對我國長壽及保健食品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與訪談
三、關於我國長壽及保健食品使用情況的調研討論與建議
第三章 案例研究一:微整形科技及其應用的倫理規約
第一節 微整形科技的發展與應用
第二節 確保求美者身體健康與安全
——微整形的奠基性倫理規約
一、微整形的”非醫療性”目的與人健康安全的基本需求相
一致
二、微整形潛在的健康安全風險迫使為其確立健康安全底線倫理規約
第三節 尊重求美者的人道尊嚴
——微整形的目標性倫理規約
一、維護求美者的生命尊嚴是微整形的基本目標倫理規約
二、增進求美者的社會尊嚴是微整形的高級目標倫理規約第四節 遵循良好的社會規範
——微整形的保障性倫理規約
一、微整形美容機構等微整形從業方的行業倫理準則
二、微整形求美者、家長等消費方須遵循的社會規範
第五節 三大倫理規約協同規制微整形
第四章 案例研究二:基因增強社會層化的倫理風險及防治
第一節 基因增強及其社會層化
第二節 基因增強社會層化的倫理風險
一、基因增強社會層化會加劇社會的不公平不公正現象
二、基因增強社會層化會使人的身心健康面臨危害
三、基因增強社會層化會導致接受增強者的自主權喪失
第三節 基因增強社會層化風險的倫理調控
一、加強政府對基因增強研發的管控
二、提升科技工作者與公眾的倫理意識
第四節 聯合防控治理,保障基因增強利於人類
第五章 案例研究三:延年益壽類人類增強的哲學考量
第一節 延年益壽類人類增強概述
第二節 延年益壽類人類增強的社會效應
一、延年益壽類人類增強的社會正效應
二、延年益壽類人類增強的社會負效應
第三節 延年益壽類人類增強的風險調控
一、政府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功能,建立相關法律與行政管理制度
二、科技工作者加強倫理道德建設,前瞻性地預防延年益壽增強的風險
三、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生死價值觀,合理規劃幸福人生
第六章 人類增強對人”進化”影響的哲學探究
第一節 人類增強的”進化”意含
第二節 人類增強”進化”的目的性
第三節 人類增強”進化”的反思性分析
一、人類增強”進化”意圖的倫理學分析
二、人類增強”進化”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三、人類增強”進化”與人的自然進化的協同演進
第七章 人類增強與人的尊嚴的”德”“福”相關性
第一節 重要概念的厘定
一、人類增強的界定
二、人的尊嚴的內涵
三、”德”與”福”的相關性
第二節 人類增強對人的尊嚴的益損
一、人類增強的合理應用提升人的尊嚴
二、人類增強的不當運用貶損人的尊嚴
第三節 人的尊嚴對人類增強的倫理導引
一、人的尊嚴對人類增強研發的規引
二、人的尊嚴對人類增強應用的調控
第四節 守護人的尊嚴,塑造人類增強之魅力
第八章 人類增強研發的倫理監管機制建構
第一節 人類增強的發展路線和模式的倫理構建
一、現實式的人類增強的發展路線與模式的倫理探索
二、未來式的人類增強的發展路線與模式的倫理探索
第二節 人類增強發展所應該遵循的基本倫理原則的構建
一、堅持”技術中庸原則”,避免極端化
二、堅持”技術融合原則”,反對同一性
三、堅持”技術合理性原則”,避免荒謬性
四、堅持”技術底線倫理原則”,反對非道德性
結語:人類增強的研發需要遠見卓識
參考文獻
後記
附錄1:關於微整形的調查問卷
附錄2:關於長壽與保健食品的調查問卷
前 言
2001年12月3—4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美國商務部(DOC)等機構在其首都華盛頓聯合舉辦了以”提高人類性能的彙聚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認知科學”即NIBC啟動計劃為題的研討會。在這次會議的報告《聚合四大科技 提高人類能力: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認知科學》中,新興科技語境下人類增強的目標被首次明確提出。由此,超人類主義主張以技術增強人類的人類增強研究理念的社會影響和認同程度,得到了廣泛的擴大。生物倫理學家George Khushf評論說,NIBC啟動計劃的出爐標誌了人們關於人類增強研究計劃的設定由目的單一、主要以治療為初衷、分散在各學科中、增強效果不明顯的階段進入一個研究目的多學科整合、資源配置綜合規劃的全新發展階段,也為其培育市場和商業化應用指出了可能的方向。一些報紙雜誌、網站、學術期刊等,如美國的《連線》(Wired)雜誌、超人類主義協會及其網站、英國的《自然》和美國的《光譜》期刊,對有關人類增強的報道或文章 的連續刊出,一些製藥企業和投資方對人類增強的青睞,都極大地促進了人類增強思想觀念的傳播,使得關於人類增強的議題成為跨行業和跨學科研究的前沿問題。也正是在人類增強理念形成和傳播的過程中,後來被稱為生物保守主義者的一些學者發現了人類增強的弱點、缺陷與不足,特別是其可能導致的一些重大的社會、倫理和哲學問題,形成了與超人類主義者相左的人類增強觀點。二者各持己見、互不相讓,使得關於人類增強的超人類主義與生物保守主義之爭在國際範圍內激烈展開並持續下去。這場爭論的序幕是由2004年美國政治哲學家弗朗西斯 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一篇批評性文章 拉開的,他在文章 中指出,”不遠的將來,超人類主義可能成為一種最具危險性的觀念”。
在此背景下,我國一些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把握學術前沿,積極投入人類增強這個國際焦點問題的研究中。本書作者對此類議題非常感興趣,在導師王國豫教授的指導下於2010年春選取了”基於納米技術的人類增強的哲學探索”作為自己博士階段的研究議題。博士畢業工作後,作者對於人類增強相關議題的興趣仍然不減;同時,某些人類增強產品的研發及應用所顯現出的社會、倫理、法律和哲學問題,需要學者對其進行人文視角的研究;也鑒於學者們關於人類增強的持續爭論雖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展但仍沒有一個清晰明白的定論、一時難以落下帷幕,關於人類增強的人文社科研究依然是當前學術界的前沿熱點議題。正是這三方面的因素,激勵著作者一直從事有關人類增強議題的學術研究。
對於人類增強的學術研究,不能僅從某些思想意識或者觀點著手,還需要從人們對增強的需求和應用的現實出發,在實踐中尋找和發現素材、概括總結,才能形成具有現實意義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理論。否則,理論是空洞的、蒼白無力的,不能對人類增強的實踐起指導作用。而且,經過十多年來的發展,人類增強的一些技術已發展到臨床試驗階段、另一些技術也已進入應用層面,它們都迫切需要哲學人文社科相應研究的跟進,需要它們的批判性思維、現實性分析與前瞻性預見。因此,技術本身的研發應用與對其進行的哲學人文社科理論探索應當相互聯繫、相互促進,這也是本書堅持的基本思想路線與原則。
“人類增強(Human Enhancement)”是貫徹全書的核心概念。當代高新科學技術背景下的”人類增強”是本書在哲學語境下的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明確界定是本書的首要任務。但是,在當代彼此交織、碰撞的大文化圈中,如何促進處於不同傳統文化、具有不同價值觀念的人們發生視域融合並走向一個比較合理的人類增強全球性新視域,是一個值得深思且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更透徹地發現和理解當代人類增強概念的豐富內涵,本書第一章 從哲學解釋學視角透視了廣義的人類增強概念的歷史形態及相應意蘊,將當代的人類增強界定為”內置逾越式人類增強”,即人類增強是在當代新興技術(特別是NBIC彙聚技術)的背景下,以一種非自然的方式來改善人類的智力、體力、情感、道德以及外貌體形等,使之”超越”正常人的標準。這種非自然的方式可以說是一種外在的方式,是根本區別於人類通過讀書、運動來提升自我能力的活動方式,它主要是指一種借助於外在的技術直接干預人體的某些正常功能,以幫助人們改善自己的智力、體力、情感力和道德力。而這種”超越”有時也是一種降低,降低人們對於痛苦、疼痛的感受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增強。對人類增強進行的如此明確界定,突出了當代人類增強不同於以往其他人類增強形態的五種基本特徵:①功能的逾越性;②標準的前設性;③手段的非自然性;④工具的植入性;⑤結果的不可逆性。
然後,本書立足于現實,針對微整形的人文社科議題,對微整形專家和求美者進行了訪談,並採取匿名的方式對微整形專家和公眾進行了問卷調查;就長壽和高科技保健食品的人文社科議題,對我國長壽及保健食品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問卷,對長壽者和保健食品消費者進行了訪談;在此基礎上,採取理論與實際相融合的方法、從哲學倫理學的視角,較為詳細地研究了微整形科技、基因增強的社會層化、納米認知增強、延年益壽類增強四大案例,並分別給出了具體建議與策略;同時,站在社會和人類的高度、從哲學人類學的視角,研究了人類增強對人的進化、人的尊嚴的影響。緊接著,本書進行系統性地理論探索,分別發現了現實式的人類增強和未來式的人類增強的發展路線和模式,構建了人類增強研發和應用所需遵循的中庸、融合、合理和底線四項基本倫理原則。
最後,本書得出”人類增強的研發需要遠見卓識”的結論。這種遠見卓識是能夠為人類增強的研究和發展提供普遍性而非特殊性、前瞻性而非滯後性、系統性而非片面性、開放性而非封閉性的理論指導的遠見卓識,從而能夠促使當代有關增強人們自身能力的新興科學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免走彎路、少遇挫折、更好發揮為人服務的功能,促進人們追求”好”“更好”直到完善(最好)的人生目標與生活理想儘早實現。
此亦是本書的旨趣和意義之所在。
在線試讀
第一章 “人類增強”意蘊的哲學解釋學透視
從廣義上講,人類增強就是增強人類能力的所有技術或者措施的簡稱,是人類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和手段的總稱。縱觀人類歷史,可以發現:人類增強是人類生存及發展的永恆議題,貫穿人類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亦即,自人類產生以來,”增強”人類能力就一直深深紮根於人的思想、緊緊體現在人的行為之中,並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同時,人類增強又是一個社會建構性概念,在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中,人們對人類增強的理解和解釋不同,人類增強從而展現出不同的實踐方式。哲學解釋學”作為解釋和說明的理論,它本身並不僅僅是一種理論。從最古老的時代一直到今天,解釋學始終都在強調,它關於各種可能性、規則和解釋手段的思考將直接有用於和有利於人們的解釋實踐”。哲學解釋學的前見、理解觀、視域融合等思想,為我們透視人類增強提供了基礎理論和方法。本章 試圖從哲學解釋學的視角對人類增強進行透視,解讀出不同語境中人類增強的五種歷史形態:虛幻的神話宗教式人類增強、道德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