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追溯了「冷戰」時期的智庫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交匯關係。李向我們展示了由智庫所發明和採用的方法與路徑(包括系統論、博弈論與控制論等),是如何一步步促成一種世紀中期現代主義的特定類型的,又如何進一步為當代新自由主義設定了一系列的術語。通過對諸如蘭德公司等機構中產生的獨特的美學的描述,作者串聯起了在核戰略家、數學家、經濟學家、人類學家、藝術家、設計師以及藝術史學家之間互相交疊的脈絡。 書中詳細地敘述了幾個歷史片段:蘭德公司的一名分析師與他之前的老師——著名藝術史學家邁耶·夏皮羅之間數十年的對話;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對創新性的視覺輔助材料的運用,以及這種運用與世紀中期抽象藝術的關聯;七十年代短暫存在的智利阿連德政府將控制論與現代主義設計融合在一起的「控制室」。李認為,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追求跨學科和以科學為模型來改造人文學科的浪潮中,當我們重新回溯智庫美學時,李試圖回應:藝術究竟為實驗室方法讓出了哪,些領域。作者簡介
帕梅拉·M 李(Pamela M Lee),現任美國耶魯大學現當代藝術卡耐基教授。她的主要作品還包括《待摧毀的對象》《時間恐懼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藝術中的時間》及《遺忘藝術世界》等。目錄
致「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