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論叢.2024年.第1輯-總第41卷 978730724471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武漢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6
商品編號: 978730724471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文論叢.2024年.第1輯-總第41卷
ISBN:9787307244719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頁數:3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64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人文論叢.2024年.第1輯-總第41卷 78730724471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人文探尋、文史考證、中國傳統禮儀文化通史研究、清代財政轉型與國家財政治理能力研究、概念史研究、哲學與思想、文學與詩學等多個專題,聚焦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個案研究與綜合研究相結合,義理、考據、詞章並重,反映了當前文、史、哲等人文學科的最新學術研究狀態。

目錄

人文探尋
關於《周制與秦制》的一通信札
對陳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的十二點質疑(上)
千年石光:長江流域石窟遺產的源流與特徵初探
論韓愈與貞元士人思想學術之歧——以文道觀念為中心
以明為鑒:清帝對明代「君退臣進」的反思與「糾偏」
文史考證
長江流域古籍版本的源流、發展與再現
《史記》疑難字詞考論三則
戴震科舉仕宦問題考察與思考
道成時代一位地方士人的學問世界——讀潘道根的《隱求堂日記摘要》與《晚香書札》
前朝之命,共和之託——論晚清民初時代蠻局中的鍾穎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通史研究
禮制視角下新莽至東漢時期誄文的使用與擴散
明代類書的禮學知識及其海外影響:以《三才圖會》為中心
《鄉黨應酬》研究
清代財政轉型與國家財政治理能力研究
清代常平倉谷買補制度淺析——以《湖南省例成案》為例
額內與額外:乾嘉時期京官公出需索與饋贈
嘉道年間河工銀賠補問題初探
概念史研究
中國古典「小康」概念人日及其新變
近代「中國式」的生成與展開
近代中國「解放」概念的闡釋、轉向及爭議(1919—1925)
文學與詩學
劉邦喜「六國縱橫時」與漢初政論文風考論
遊戲、認同與療愈:從烏台詩案看唱和詩的交往功能
作為文人知識史、情趣史的「雜品」——兼論明人閑趣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雜品批評
從《延露詞》評點看順康之際的詞學風尚
作為媒介者的有島武郎:魯迅的易卜生觀再考
論中國文學史編纂的傳統學術資源
「跨界」現象的編纂處理與中國文學史的時代烙印
文學史書寫的一種可能
哲學與思想
郭熙《林泉高致》繪畫美學探析——創作本體視域的考察
鄧以讃的學問淵源及其思想旨趣考論
以死貞生與以身託命:明清之交兩種生死觀的意義分析——以劉宗周及其弟子、方以智、王夫之為例
由理學至經學:清前、中期官方對學術取向的調適
郭齊勇對蕭萐父哲學思想的詮釋
學術評論
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評一種關於莊子思想的新闡釋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暨中國先秦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綜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大事記(2023年1—12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