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數字化法治 徐冬根 97871002430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10024303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融數字化法治
ISBN:978710024303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徐冬根
頁數:3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63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已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生存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種重要場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金融數字化與法治的交互關係以及金融數字化與法律跨界融合和創新問題。一方面,法律依然是調整金融關係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以智能演算法和區塊鏈智能合約代碼等為代表的數字科技替代法律的現象已經在一些特殊場景中得到體現和應用。金融數字化及其與法律的融合亟須法學給予時代回應。 《金融數字化法治(精)》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徐冬根教授對金融數字化與法治關係的研究專著。全書通過建立「數字科技治理—法律治理」二元共治分析框架,對金融數字化法治(精)展開規範性解釋、分析和研究,涉及智能金融、數據安全、數據跨境流動管理、貨幣數字化、創新跨境支付機制、監管科技的運用、數字金融治理創新、金融司法與智慧法院等法治理論和實踐。本書以全球視野對國際上最有代表意義的金融數字化、數字治理、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最新、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實踐進行研究與總結,提煉出金融數字化法治(精)所蘊含的法律治理科技化與數字科技治理法治化的「雙重互構」特徵。

作者簡介

徐冬根,1961年l2月出生,上海市人,瑞土弗里堡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際法研究所所長、金融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法學科帶頭人,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年刊》編委、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者、上海市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曙光學者、上海市凌雲永然律師事務所律師。 曾任瑞士比較法研究所訪問學者,美國舊金山大學、美國天普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法國魯昂大學、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訪問教授,被海牙國際法學院(HagueAeademy of Intermational Law)聘為夏季班課程主講教授,講授《比較國際私法》課程(法語授課)。 專長國際私法、國際金融法和國際商法的教學、研究和實務工作。主持多項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和省部級研究項目。 在國內外出版專著、合著和教科書二十多本。在瑞士出版法文著作(Le droit intermational prive de la responsabilite delictuele: Evolution recent et la loi chinoise),在荷蘭《海牙國際法演講集》第270捲髮表十多萬字的法文論著L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e en Chine: tUme perspecline comparative。在法國Jourmal du Droit lrternational,發表法文論文Chonique de jurisprendce en Chine等;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清華法學》《政法論壇》《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現代法學》《比較法研究》《政治與法律》《當代法學》《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多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教育部、司法部、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多篇學術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網全文轉載。 曾獲上海市勞動模範、寶鋼優秀教師獎、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獎和上海市育才獎等榮譽。

目錄

導論 國家數字戰略、金融數字化與法治的回應
第一節 金融數字化轉型亟需法治規範
第二節 數字科技治理與法律治理二元共治分析框架
第三節 本書金融數字化法治研究成果的特色與創新點
第一章 金融活動與交易智能化的法律規制
第一節 金融人工智能與智能金融的法律治理
第二節 智能投顧及其信託義務與最佳利益規則
第三節 人工智能在金融市場的應用與反操縱法律問題
第四節 金融智能交易行為的法律規制
第二章 金融數字化與瑞波跨境支付結算創新機制
第一節 瑞波協議與全球跨境數字支付網路系統
第二節 瑞波全球跨境支付系統與SWIFT的關係
第三節 瑞波幣的法律屬性與法律監管
第三章 金融數字化與以太坊代幣的法律規制
第一節 以太坊與加密代幣籌資的法律規制
第二節 首次代幣發行的法律規制
第三節 The DAO事件及其啟示
第四章 金融數字化與數據流動管轄權的本地主義
第一節 數據管轄權及其實現的兩條路徑
第二節 國家數據管轄權與數據本地主義的底層邏輯
第三節 國家數據管轄權與數據本地主義案例分析
第四節 數據跨境流動管轄權的不同法律治理架構
第五章 金融數字化與代碼之治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第一節 代碼法律化與代碼的寓意解讀
第二節 代碼之治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分析
第三節 代碼賦權與法律對代碼的規制和糾偏
第四節 通過二元共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六章 金融數字化與演算法問題的法律治理
第一節 智能演算法與演算法社會的法律規制
第二節 演算法黑箱與演算法歧視的法律治理
第三節 智能演算法規制與負責任的智能演算法
第七章 監管科技驅動金融監管數字治理變革創新
第一節 監管科技與數字化時代的金融監管困局
第二節 在思想層面監管科技推動金融監管理念與範式轉換
第三節 在科技層面監管科技提升金融監管的科技治理效能
第四節 在法律層面監管科技提高金融監管的法律治理水平
第八章 金融法院與數字司法科技創新
第一節 數字司法科技衍生於數字科技引領的創新浪潮
第二節 數字司法科技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
第三節 數字司法科技在司法審判運用中的道德準則
第九章 智慧法院與金融案件的智能審判
第一節 智慧法院的建設與發展
第二節 智慧法院運用數字司法科技化解金融案件難題
第三節 智慧法院通過數字司法科技實現司法與監管聯動
結語與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