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證券法實施機制的比較研究 徐文鳴 978751979409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1979409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美證券法實施機制的比較研究
ISBN:9787519794095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徐文鳴
頁數:3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62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證券法實施機製作為法律與金融交叉學科的核心議題,是推動證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治理機制。從比較法的角度看,中美兩國證券法實施各具特色。美國「多頭執法」模式催生出異常活躍的執法活動,有效震懾了證券市場違法行為,但也暴露了過度威懾之風險和執法資源之浪費;我國「集中執法」有效控制了執法的社會成本,卻面臨執法力度和監管覆蓋不足等挑戰。本書通過深度對比中美兩國證券法實施機制,從制度功能、制度實效、制度成本與收益等多個維度,系統剖析不同治理模式的優缺點,為完善我國證券法實施機制提供解決思路。上述研究不僅有助於提高我國證券市場的治理水平,為證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築牢根基,也為相關領域的政策制定者、法律從業者及學者提供新的信息與素材。

作者簡介

徐文鳴,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法學院法律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副院長、錢端升青年學者,北京市「國家治理人才」,法學類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and Economics(SSCI)聯合主編,研究方向為金融法、金融監管、法學實證研究;曾訪問英國牛津大學法學院、德國漢堡馬普比較法與國際私法研究所、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和西北大學法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高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第二節 證券法實施機制的內涵
第三節 分析方法與創新點
第四節 主要內容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監管型國家與證券法實施理論
第一節 監管型國家的興起
一、國家治理與監管型國家
二、法律制定與實施
第二節 證券欺詐的基礎理論
一、證券欺詐的基本意涵
二、證券欺詐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法律實施的基本理論
一、威懾理論
二、回應性執法理論
第四節 誰來實施證券法
一、私人法律實施
二、公共法律實施
第五節 證券法實施機制的國際差異
一、發行欺詐責任的國際比較
二、交易所反欺詐規則的國際比較
三、證券公共實施機制投入的國際比較
第三章 美國規制證券欺詐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規制證券欺詐的一般性法律制度
一、「第10(b)章」以及「規則10b-5」
二、「第17(a)章」
三、聯邦打擊郵件和電報欺詐法規
四、州藍天法
第二節 規制虛假陳述的法律制度
一、「第10(b)章」和「規則10b-5」認定信息類欺詐行為的理論
二、其他規制虛假陳述的成文法規則
第三節 規制內幕交易的法律制度
一、重大非公開信息持有人內幕交易
二、信息傳遞型內幕交易
三、反思內幕交易認定的欺詐理論
第四節 規制市場操縱法律制度
一、市場操縱行為的基本類型
二、規制市場操縱的三類規範
第四章 中國規制證券欺詐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規制虛假陳述的法律制度
一、信息披露義務與虛假陳述
二、「重大性」標準
第二節 規制內幕交易的法律制度
一、禁止內幕交易的一般規定
二、內幕信息
三、內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
四、基於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
第三節 規制市場操縱的法律制度
一、連續交易操縱
二、約定交易操縱
三、洗售操縱
四、虛假申報操縱
五、蠱惑交易操縱
六、「搶帽子」交易操縱
七、跨市場操縱
八、特定時間操縱
第五章 美國證券法私人實施機制
第一節 集體行動困境與美式集團訴訟
一、集體行動困境與委託—代理問題
二、適格原告
三、美式證券集團訴訟程序性規定
第二節 欺詐市場理論與損害賠償計算模型
一、欺詐市場理論與有效市場假說
二、損害賠償模型
第三節 美國證券民事訴訟制度改革
一、代理成本與《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
二、首席原告
三、起訴標準
四、證據開示環節
五、預測信息安全港
六、其他改革措施
七、《證券訴訟統一標準法案》和《全國性證券市場促進法案》
第四節 證券集團訴訟產出
一、起訴數量
二、管轄法院、首席原告和律師費
三、證券集團訴訟和解
第五節 金融業監管局的仲裁和調解程序
一、仲裁和調解程序概況
二、仲裁和調解程序產出
第六章 中國證券法私人實施機制
第一節 中國證券民事訴訟制度概況
一、《2003年虛假陳述若干規定》
二、新《證券法》與多層次證券民事訴訟
第二節 《2003年虛假陳述若干規定》與證券民事訴訟市場
一、研究樣本
二、證券民事訴訟市場的供給和需求
三、投資者的勝訴比例較低
四、投資者與證券律師之間的代理問題
第三節 集體行動困境的實證分析
一、集體行動困境與待檢驗假設
二、樣本選擇和實證分析策略
三、實證分析結果
第四節 損害賠償的計算模型
一、裁判文書揭示的損害賠償計算模型
二、計算損害賠償的事件研究法模型
第五節 其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一、投服中心的調解程序
二、證券業協會的調解程序
第七章 美國證券法公共實施機制
第一節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概況
一、組織機構
二、執法流程
第二節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的要素投入
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人力資本投入
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預算投入
第三節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執法產出
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總產出
二、按違法行為類型劃分總產出
三、按受理法院類型劃分總產出
四、按結案類型劃分總產出
第四節 金融業監管局的自律處罰程序
一、自律監管與金融業監管局
二、FINRA的自律監管權
三、金融業監管局的執法投入
四、金融業監管局的執法產出
五、金融業監管局自律處罰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節 美國司法部的刑事司法程序
一、證券欺詐犯罪的刑事處罰
二、刑事處罰對象
三、美國司法部執法的投入與產出
四、美國司法部執法案例分析
第六節 州監管機構的執法程序
一、「聯邦主義」與州證券監管機構的執法權
二、州證券監管機構的執法產出
三、紐約州檢察官關於證券分析師利益衝突的執法案例
第八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