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我國人民調解為研究對象,以歷史的視角審視了人民調解的起源、產生、形成、停滯、重建、發展、衰落、復興和繁茉的具體歷程,分析了其螺旋式發展的內在邏輯。書中系統梳理了人民調解制度的主體性理念和工具性理念,並總結了人民調解制度傳統性價值和當代性價值,進一步釐清了人民調解能夠復興的原因。作者簡介
劉坤輪,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主任,副教授,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研究方向為法律社會學、比較法學、法學教育、西方法律思想史。出版專著《中國法律職業倫理教育考察》《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銜接問題研究》《埃利希:無主權的制序》,譯著《邁向新法律常識:法律、全球化與解放》《最差的情形》《談判致勝》《倫理與法律實證主義》等7部。另參譯《史密斯和基南英國法》《美國法學最高引證率經典論文選》《法律與道德領域的客觀性》等多部。在《中國法學》發表「行政後撤與調解前伸」等論文多篇,部分論文被《人大書刊報紙複印資料》轉載。連續獲得第三屆和第四屆「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成果獎」一等獎等各項科研獎勵9項。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