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探討現代社會的演算法如何生產社會智能問題。作者埃琳娜·埃斯波西托教授沿襲其導師尼可拉斯·盧曼的「社會溝通」理論,指出機器學習等數字技術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溝通」。在演算法和人類智能之間進行這種類比是一種誤導。如果機器對社會智能有貢獻,不是因為它們學會了如何像人類一樣思考,而是因為人類學會了如何與它們進行溝通。「人工溝通」意味著人類的溝通夥伴可能不是人類,而是演算法。鑒於演算法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的廣泛使用,本書深入探索了人類與演算法互動、在線網路列表的激增、數字本文分析中的可視化、演算法個性化與數字畫像、數字記憶與被遺忘權、遺忘圖像、演算法預測、法律犃犐的透明度與解釋等數字社會的前沿問題。在Chat GPT熱潮持續升溫的當下,相信本書在幫助中國讀者準確了解當代數字社會的同時,也能促進我們對數字法學與計演算法學領域前沿問題的深入思考。本書的讀者對象包括高校科研作者、人工智能及計演算法學相關研究人員、對人工智能演算法感興趣的讀者等。
作者簡介
埃琳娜•埃斯波西托(Elena Esposito),社會學博士,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和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研究領域為社會理論、金融社會學與數字社會學,是當代德國社會系統論的代表性學者。其研究項目「預測的未來:保險、醫學和警務領域演算法預測的社會後果」得到了歐洲研究委員會五年期高級資助的支持。
[]
翁壯壯,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博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研究助理。曾在《交大法學》《人權研究》《法律方法》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研究領域為法律系統論、法律方法論、數字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