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這一主題,以「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流派是戰後德國政治教育學者和學術界對德國政治文化和政治教育發展現狀和未來走勢,以學術的方式作出的持續、主動的回應」為立論假設,以政治文化變遷和政治教育體系構建為歷史背景和實證依據,按照「歷史境遇研究-學術史研究-著名學者專題研究-綜合批判研究-借鑒研究」的框架對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進行了系統研究。作者簡介
傅安洲,1961年生,中共黨員,曾任中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委員會常委、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教育部首屆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指委委員,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7月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並留校工作,長期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研究。1997-1998年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學習訪問,后多次赴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奧地利等國訪問交流。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德國政治教育、美國公民教育、歐洲公民教育及其比較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相關課題研究,在《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高等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報刊發表論文100餘篇,編著出版《德國政治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等多部專著、教材。先後獲得「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個省部級獎勵。目錄
第一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