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數據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正與資本、勞動等要素相結合,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重構生產和生活方式。然而,數字經濟在生活性服務業中的過度傾斜,雖然使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流通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僅僅縮短了生產到消費的距離,尚未給生產帶來顛覆性革新。 因此,必須以製造業為底座,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數據規模優勢轉化為數據勝勢,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這既是歷次技術革命浪潮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新發展格局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作者簡介
楊虎濤,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外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經濟思想史學刊》副主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演化經濟學年會主席,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治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外國經濟思想史與當代流派的研究,近年來主要進行數字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國家能力等相關問題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重大項目子課題多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省市軟科學重點項目多項,在《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理論版)、《經濟日報》(理論版)等報刊上發表論文150餘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轉載。目錄
上篇 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