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 (2023) 崔亞東 葉青 978720818350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685
商品編號: 978720818350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 (2023)
ISBN:9787208183506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崔亞東 葉青
頁數:4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07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由前言、《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23)》發布詞、指數及評估報告發布詞、世界人工智能法治發展綜述、世界人工智能法治發展指數4 0、2022中國人工智能法治發展評估報告、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法治論壇觀點精粹、人工智能政策與法律、人工智能法治理論研究、人工智能法治應用、人工智能司法案件分析、人工智能法治發展專題報告、人工智能法治發展專家訪談、人工智能法治發展調查問卷(含問卷分析)等部分組成,聚焦世界人工智能法治發展最新動態,搜集匯總各國有關人工智能法治發展的戰略、政策、法律、重大理論研究、實際項目應用、典型司法案例等方面的最新資料。通過分析、評估,為專業讀者提供客觀、公正、準確的分析報告,全景式地展現2022年度世界人工智能法治研究的概況。

作者簡介
崔亞東,原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現為上海市法學會黨組書記、會長,曾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人工智能與法治」高端研討會上作《人工智能與司法現代化》主題發言,著有《人工智能與司法現代化》,主編《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19)》《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20)》《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21)》。

目錄
前 言001 人工智能法治發展綜述024 人工智能法治發展指數4 0030 中國人工智能法治發展評估報告(2022)054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法治論壇觀點精粹059 2023智慧法治學術影響力TOP100作品·作者·期刊
第一部分 人工智能法律與政策073
一、概 述074
二、中國人工智能法律與政策074
(一)基本情況077 (二)國家拓寬深度應用領域並確保安全101 (三)地方探索發展新模式和治理新路徑121 (四)中國發揮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影響力169
三、國外人工智能法律與政策169
(一)基本概況170 (二)法律與政策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理論研究190
一、概述192 二、中國人工智能法治理論研究192 (一)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重點問題分析199
(二)人工智能法治研究專著分析209 (三)人工智能法治科研項目分析226 (四)人工智能法治研究論壇分析237 (五)人工智能法治研究論文分析253
三、國外人工智能法治理論研究254
(一)研究方向分析256 (二)發文作者變化較大256 (三)地域分佈分析257 (四)文獻用語分析
第三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應用259
一、概述260
二、人工智能立法應用260
(一)中國人工智能立法應用272 (二)國外人工智能立法應用275
三、人工智能司法應用275
(一)中國人工智能司法應用289 (二)國外人工智能司法應用292
四、人工智能執法應用292
(一)中國人工智能執法應用301 (二)國外人工智能執法應用305
五、人工智能法律服務應用305
(一)中國人工智能法律服務應用313 (二)國外人工智能法律服務應用
第四部分 人工智能司法案件分析317
一、概 述318
二、中國人工智能司法案件分析318
(一)人工智能司法案件來源分析321 (二)人工智能司法案件訴訟案由分析327 (三)國內司法案件特徵分析329
三、國外人工智能司法案例分析329
(一)域外司法案件的特徵分析330 (二)域外司法案件的經驗提煉341 (三)域外司法案件的啟示
第五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發展專題報告343
一、企業數據保護研究報告343
(一)問題的提出344 (二)數字經濟下企業數據財產權的證成邏輯346 (三)數字經濟下企業數據財產權保護論之反思349 (四)企業數據使用權的合理性及其實現機制351 (五)結語352
二、刑事數字合規研究報告352
(一)引言352 (二)刑事合規:風險與困境的界分353 (三)數字合規困境之一:國內法律義務衝突355 (四)數字合規困境之二:國際法律義務衝突357 (五)數字合規困境之三:義務履行成本失衡359 (六)代結語:困境的出路?361
三、元宇宙安全風險的治理機制研究報告 (一)真問題,還是蹭熱點:元宇宙應用需法律專門規制?361 (二)技術概念未決下的風險預測與建構理論濫觴363 (三)建構性主張濫觴的現實成因與理念矯正366 (四)元宇宙安全風險的法治路徑矯正:階段性規制理論與法律概念重述370 (五)結語370
四、元宇宙規制研究報告370
(一)元宇宙的社會失范問題373 (二)元宇宙的社會控制:雙輪驅動的元宇宙規則374 (三)元宇宙的內在控制規則:基於公序良俗與意思自治理念377 (四)元宇宙的外在控制規則:基於元宇宙與現實世界的互動379 (五)結語
380 五、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研究報告
380 (一)引言381 (二)構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元規則的必要性385 (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原則387 (四)構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元規則390 (五)結語
391 六、ChatGPT的中國式法律規制研究報告
391 (一)引言391 (二)ChatGPT 祛魅:賽博格意義上的具身成全393 (三)ChatGPT 治理:具身倫理的規制意涵394 (四)當下問題的規則應對396 (五)本土遷適的法律跟進398 (六)未來風險的法治準備400 (七)結語
第六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人物專訪
401 一、構建以企業數據為核心的商業數據保護機制
404 二、有效推進數字法治政府建設,構建數字法治秩序
407 三、潛意識人工智能系統的監管是全球挑戰嗎
411 四、法律文本分析與解釋的困境
第七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專題採訪
418 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工智能法治發展概述
423 二、在數字經濟典型案例中有哪些新發現
第八部分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23)》調研問卷及分析
429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23)》調研問卷數據匯總
437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23)》調研問卷
附 錄
441 附錄一 人工智能政策法規一覽(2022 1—2022 12)443 附錄二 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機構一覽(2022 1—2022 12)445 附錄三 人工智能法治重要著作一覽(2022 1—2022 12)446 附錄四 人工智能法治重要會議(論壇)一覽(2022 1—2022 12)448 附錄五 人工智能法治應用典型事例一覽(2022 1—2022 12)450 附錄六 人工智能司法典型案例一覽(2022 1—2022 12)452 附錄七 人工智能法治大事件(2022 1—2022 12)

前言/序言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23 )》與大家見面了(以下簡稱《藍皮書(2023 )》)。自2019 年8 月30 日《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19 )》發布(國內外首創),迄今已經走過五年曆程(以下簡稱《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在國家發展中,「五年計劃」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階段性重要規劃。在學術界,五年是評價一個研究領域權威性的標準期限。五年,《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從創立走向成熟,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的創立
2018 年9 月17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2018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賀信中深刻地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把握好這一發展機遇,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需要各國深化合作、共同探討。」
智聯世界,無限可能。
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風險與挑戰。如何應對這一新課題?智能社會治理被提上日程,人工智能法治應運而生。
2018 年9 月18 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 在上海召開,在大會期間,由上海市法學會主辦了「人工智能與法治」高端論壇,b
a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大會始終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智能化的辦會理念,逐步成長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
b 2018 年9 月19 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分論壇——「人工智能與法治」高端研討會在上海正式召開。會議以「發展應用與法律保障」為主題,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法學會、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科大訊飛主辦。上海市法學會會長崔亞東主持開幕式,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劉曉雲(時任)、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此次會議。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政法事業群總裁趙志偉在會上發表「人工智能最新進展及在政法領域的應用思考」主題演講。會上,《「人工智能與法治」上海倡議》正式發布。
併發布了《人工智能與未來法治構建上海倡議》,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構建人工智能未
來法治體系建設的觀點,受到了國內外法學界、科技界的高度關注。
人工智能法治是一個新概念、新事物。推動人工智能法治研究,助力智能社會治
理,是法律人的責任。2019 年年初,我與施偉東副會長商量,提出編寫《人工智能法
治藍皮書》的設想,為推動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提供理論支撐和數據支持。這一設想得
到了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上海政法學院校長劉曉紅、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院長
王濤(時任)等同志的支持。遂由上海市法學會聯合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華東政
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為主編單位,a 組成專門編寫團隊,並在2019 年8 月30 日世
界人工智能大會法治論壇上發布第一部《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2019 )》(國內
外唯一)。《藍皮書(2019 )》一經發布,即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央視、人民網、
鳳凰網、澎湃新聞、上海相關媒體等作了詳盡報道。同時,被上海市列為人工智能
上海高地建設的「七大行動」之一。《藍皮書(2019 )》第一次較全面地搜集、匯總、
分析了中國乃至世界人工智能法治發展狀況,為繁榮人工智能法學研究、引領人工智
能法治體系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較高質量的分析報告。
《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的發展
事非經過不知難。
天下本無路,路是人走出來的。
人工智能是一個新事物,人工智能法治更是一個新概念。這一概念在2018 年剛
剛提起時,許多人對此並不認識。《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編寫團隊在無先例、無參
照、無經驗的情況下,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團結拼搏,攻堅克難,大胆創新,
勇於前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探索中積累經驗,以釘釘子的精神,一步一個腳
印,一年一個台階,逐年提升,逐步完善,從零到一,從一到五。今天,當《藍皮書(2023 )》出版之時,回顧五年的路程,實屬不易。
《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的特點
《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以自然年度編寫併發布,除具有藍皮書b 的共同特點之
a 2019 年《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的主編單位為上海市法學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2020
年迄今,主編單位均為上海市法學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
b 藍皮書,是指由獨立第三方完成的綜合性研究報告。藍皮書源於英國,本意指一種政府發表的文
件,用藍色封皮,性質與白皮書相同。后大量研究機構借用「皮書」帶有的權威含義,給一些研究
報告冠以「皮書」之名,以示其看法和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外,也具有自己的鮮明特點:
一、編寫宗旨。《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立足國內,放眼世界,以服務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實施為目標,以服務破解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挑戰,構建智能社會治理秩序,助力智能社會全球治理為重點,以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可靠、可控、健康發展為願景,通過搜集、匯總年度國內外人工智能法治發展的最新資料、最新案例、最前沿觀點並分析形成評估報告,為人工智能領域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實施和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提供最新資料、科學指導和專業支持,為推進智能社會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實現人工智能與人類共生共榮的最終目標。
二、內容豐富、觀點新穎,具有權威性、引領性、實用性。《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聚焦本年度國內及國外人工智能法治最新發展動態,通過主體結構四大板塊和「觀點精粹」專欄,全面反映本年度人工智能法治發展情況。一是人工智能法律與政策,較全面地收集了本年度國內及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以及國際組織制定的有關人工智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或強制力的法律、法案、條例、指令等規範性文件;二是人工智能法治理論研究,主要對本年度國內人工智能法治研究基本情況進行梳理,重點對著作、科研項目、研究論壇、研究論文等進行專項分析,對國外主要國家和地區人工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