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戰前反奴隸制政治的興起 杜華 978752281511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52281511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美國內戰前反奴隸制政治的興起
ISBN:9787522815114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杜華
頁數:3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05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美國的建國一代「容忍」了奴隸制的存在,直到19世紀40年代,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沒有想到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奴隸制的消亡。但僅僅二十年後,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美國陷入內戰,奴隸制隨之被徹底摧毀。反奴隸制政治的興起和勝利,可謂是「美國歷史上最奇特的政治和思想反轉之一」。本書以廢奴運動為中心,從三個層面探討美國內戰前反奴隸制政治的興起。首先,考察1835年郵件運動,分析廢奴主義者如何突破國家權力和白人社會的雙重壓力,推動奴隸制問題的全國化和政治化。其次,以「人身自由法」為中心,分析廢奴主義者如何推動北部州制定不利於奴隸制存續的法律,進而推動地方層面的反奴隸制政治的發展。最後,從「奴隸主權勢」觀念入手,研究廢奴主義者創造的政治話語和觀點如何影響和塑造了美國的政治文化。本書認為,廢奴主義者持續的抗爭行動,改變了全國政治的結構和話語,促使國家權力著手切斷奴隸制與聯邦政治之間的關係,直接促成了反奴隸制政治在19世紀50年代的全面興起。

作者簡介

杜華,1985年生,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16年獲得北京大學世界史博士學位。此前先後在武漢大學和南開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曾於2013年1-8月赴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訪學,2018年4-6月赴美國波士頓大學和馬薩諸塞州歷史學會訪學,2022年3-6月在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訪學。研究方向為美國早期史、十九世紀美國史、奴隸制與美國早期社會政治變遷。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史學月刊》《讀書》等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出版譯著《威廉·加里森選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各一項。

目錄

導論
一 反奴隸制政治興起之謎
二 概念界定
三 學術史
四 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
五 主要原始文獻
第一章 早期的反奴隸制活動與奴隸制政治
第一節 美國早期反奴隸制活動的演變
一 建國之前的反奴隸制思想和活動
二 建國初期的組織化反奴隸制運動
三 19世紀初期的殖民廢奴方案
第二節 建國初期奴隸制政治的演變
一 共和國初期的奴隸制政治
二 密蘇里妥協及其遺產
三 奴隸制政治權勢的興起
四 奴隸制與民主政治的悖論
小結
第二章 「道德性政治」:廢奴運動的興起和特徵
第一節 廢奴運動的道德和政治起源
第二節 廢奴運動的核心理念
第三節 廢奴運動的行動策略
第四節 廢奴運動的「道德性政治」特徵
小結
第三章 1835年郵件運動與內戰前反奴隸制政治的興起
第一節 郵件運動的開展
一 「道德說服」與「製造轟動」;郵件運動的起因
二 「通信革命」與郵件運動的可能性
第二節 南部州的激烈反應與奴隸制公共議題的形成
一 查爾斯頓事件:南部激烈反應的開端
二 南部州的反廢奴公眾集會運動
三 南部州政府對郵件運動的反應
四 南部蓄奴州激烈反應的原因和影響
第三節 全國性對話與奴隸制政治的興起
一 北部州民眾的反奴隸制話語
二 言論自由問題與北部州的反奴隸制政治話語
三 郵件審查之爭與聯邦國會中的奴隸制政治
四 奴隸制問題的政治化和全國化
小結
第四章 社會抗爭與反奴隸制立法:喬治·拉蒂默案與馬薩諸塞州1843年人身自由法的制定
第一節 19世紀40年代之前的逃奴問題與人身自由法
一 逃奴問題、聯邦《逃奴法》與人身自由法的起源
二 19世紀初的人身自由法
三 廢奴運動與人身自由法的演變
第二節 喬治·拉蒂默案與馬薩諸塞州1843年人身自由法的制定
一 喬治·拉蒂默案始末
二 「拉蒂默請願運動」的發起
三 廢奴主義者的話語策略與公眾意見的塑造
四 馬薩諸塞州1843年人身自由法的制定
第三節 馬薩諸塞州和北部地區反奴隸制政治的發展
一 馬薩諸塞州反奴隸制政治的發展
二 「拉蒂默論戰」與反聯邦《逃奴法》思想的發展
三 北部地區人身自由法和廢奴運動的發展
小結
第五章 抗爭話語的「制度化」:廢奴運動與「奴隸主權勢」觀念的提出和發展
第一節 前期廢奴運動與「奴隸主權勢」觀念的緣起
一 19世紀初描述南部蓄奴州政治勢力的觀念
二 反廢奴暴力事件與「奴隸主權勢」觀念的提出
三 「錯口律」、得克薩斯問題與「奴隸主權勢」觀念的提出
第二節 自由黨與「奴隸主權勢」觀念的發展和傳播
一 「奴袁主權勢」觀念與廢奴運動的「政治化」
二 「奴隸主權勢」觀念與自由黨的興起
三 「奴隸主權勢」觀念與1844年總統選舉
第三節 「威爾莫特附文」之爭中的「奴隸主權勢」話語
一 「威爾莫特附文」之爭的由來與過程
二 激進的反奴隸制國會議員與「奴隸主權勢」話語
三 溫和的反奴隸制國會議員與「奴隸主權勢」話語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