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財產罪實務精解 羅開卷 97875197769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51977694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侵犯財產罪實務精解
ISBN:9787519776947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羅開卷
頁數:50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47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財產犯罪是常見多發的一類犯罪,爭議問題不少。尤其是近年來犯罪手段智能化、網路化,犯罪對象數字化、虛擬化,部分犯罪集團化、產業化,因之關於盜騙交織型犯罪的罪名認定,電信網路詐騙的共犯認定及與衍生犯罪的界分,虛擬財產能否成為財產犯罪的對象及如何計算犯罪數額,涉微信、支付寶等新型支付方式侵財犯罪的定性,涉財產犯罪上下游犯罪之間的定罪協調與量刑平衡等,都還存在一些認識分歧,有的甚至影響法律適用統一,因此有必要系統、深入地研究探討。 全書分為九章,對刑法分則第五章侵犯財產罪的13個罪名均進行了探討。其中,搶劫罪、搶奪罪、盜竊罪、詐騙罪、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和敲詐勒索罪等7個罪名,不僅是常見多發犯罪,而且實務問題相對較多,故均獨立成章予以探討。對比較突出的盜騙交織型犯罪,亦獨立成章,置於盜竊罪、詐騙罪兩章之後,便於論述和閱讀。為此,該書改變法條順序,將搶奪罪章節移至搶劫罪后。其中,在近似罪名界分中,論及了聚眾哄搶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對於剩餘的侵占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破壞生產經營罪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等4個罪名,專設其他侵犯財產罪一章予以論述。

作者簡介

羅開卷,1978年生,湖南隆回人。2008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先後于《法商研究》、《現代法學》、《政治與法律》、《刑法論叢》、《法律適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報》、《檢察日報》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90餘篇;併合著《國際恐怖主義及其防治研究》,參編《變革時期的刑法理論與實踐》(副主編)、《國際公約與刑法若干問題研究》、《經濟犯罪熱點問題研究》、《責任事故犯罪熱點問題研究》、《刑事審判方法》、《司法觀點集成》、《職務犯罪審判實務》、《法律適用精要》、《法官自由裁量精義》、《公報案例精析》等著作10餘部。

目錄

第一章 搶劫罪論
一 搶劫罪審查要點
二 搶劫罪既未遂及搶劫數額的認定
三 轉化型搶劫罪的成立要件及具體認定
四 搶劫罪加重情節的理解與適用
五 攜帶兇器搶奪的認定
六 搶劫罪中承繼共犯的刑事責任
七 搶劫罪數的認定
八 搶劫罪與搶奪、敲詐勒索、綁架等犯罪的界限
九 暴力、威脅手段下搶劫罪與強迫交易罪的區分
第二章 搶奪罪論
一 搶奪罪審查要點
二 「多次搶奪」的認定
三 搶奪罪與搶劫、盜竊、詐騙等犯罪的界限
四 駕駛車輛奪取財物的定性
五 逃繳通行費、停車費的性質認定
第三章 盜竊罪論
一 盜竊罪審查要點
二 「多次盜竊」的認定
三 「入戶盜竊」的認定
四 「攜帶兇器盜竊」的認定
五 「扒竊」的認定
六 入戶竊取車鑰匙並盜竊戶外車輛的性質
七 兩種以上盜竊行為並存的處理
八 盜竊既未遂認定及並存的量刑考量
九 盜竊數額認定及認識錯誤對數額認定的影響
十 盜竊虛擬財產的定罪與量刑
十一 竊取他人合法佔有的本人財物的定性
十二 共同盜竊中實行過限的認定
十三 盜竊罪與他罪競合的罪名適用
第四章 詐騙罪論
一 詐騙罪審查要點
二 詐騙數額認定及扣減規則
三 詐騙既未遂認定及並存的量刑考量
四 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的界限
五 訴訟詐騙的構造及定罪量刑
六 詐賭的性質及涉案財物處理
七 侵入計算機系統篡改數據獲取財物的定性
八 「資金操控型」非法證券期貨交易的性質
九 國家工作人員虛假承諾獲取財物的定性
十 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競合的罪名選擇
十一 詐騙罪與合同詐騙等特殊詐騙罪的界限
十二 詐騙罪與銷售偽劣產品、傳銷等犯罪的區分
十三 騙取財物進行抵押或典當的刑事責任認定
十四 電信網路詐騙中的共犯認定與責任承擔
第五章 盜騙交織型犯罪論
一 盜騙交織型犯罪的基本定罪思路
二 盜竊有價支付憑證並冒用的性質認定
三 行騙及承運貨物過程中調包取財的定性
四 借打手機及試車購買類侵財犯罪的罪名認定
五 利用系統故障及漏洞獲取財物的行為性質
六 涉第三方支付侵財犯罪的類型梳理及定罪統一
第六章 職務侵占罪論
一 職務侵占罪審查要點
二 職務侵占罪與經濟糾紛的界限
三 利用職務身份騙取財物的定性
四 不同身份者共同非法佔有單位財物的罪名選擇
五 職務侵占罪與貪污罪的區分——關鍵看犯罪主體是否為國家工作人員
六 職務侵占罪與盜竊罪的區分——關鍵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還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
第七章 挪用資金罪論
一 挪用資金罪審查要點
二 挪用資金「進行營利活動」的界定
三 挪用資金「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時間節點確定
四 「挪而未用」的既未遂認定
五 不退還情形下挪用資金罪與職務侵占罪的區分
六 挪用資金罪與其他挪用類犯罪的界限
第八章 敲詐勒索罪論
一 敲詐勒索罪審查要點
二 維權行為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三 敲詐勒索既未遂標準及控制下交付的既未遂認定
四 敲詐勒索罪與勒索型綁架罪的界限
五 勒索財物情形下敲詐勒索罪與受賄罪的區分
六 敲詐勒索罪與他罪牽連的處理
第九章 其他侵犯財產罪論
一 侵占罪認定要點及與盜竊罪的界分
二 故意毀壞財物罪與任意損毀型尋釁滋事罪的區分
三 破壞生產經營罪的認定及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競合的處理
四 為追求業績低於限價銷售公司產品的定性
五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認定要點
六 財產罪共犯與贓物罪的界分及上下游犯罪間的定罪量刑平衡
附錄 侵犯財產罪刑法條文、司法解釋及其他規範性文件
一 侵犯財產罪刑法條文
二 侵犯財產罪司法解釋及其他規範性文件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
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1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受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人員挪用國有資金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批複
12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挪用尚未註冊成立公司資金的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批複
13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