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差-經受攝影的考驗 (法)于貝爾.達彌施著 董強譯 97875426809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4268094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落差-經受攝影的考驗
ISBN:9787542680945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法)于貝爾.達彌施著 董強譯
頁數:263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20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于貝爾·達彌施是法國藝術史學家和哲學家,同時,他也無可爭議地是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思辨性的分析和理論學說,構成了法國當代思想真正的錨定點。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向攝影這一機械的媒介提出質疑,包括攝影在電影領域內的延伸。他以謙遜的態度,通過借鑒而來或直截了當的手段,不懈地澆灌著這一永遠需要開拓的研究領域。 這部以《落差》為題的「攝影」隨筆集,旨在分析在攝影和電影闖入藝術實踐領域之後所產生的「層差」,並揭示由其造成的批評話語的斷裂。本書受到了德勒茲,特別是本雅明的影響,它將達彌施在不同時間段的文字集成一冊,使讀者得以看到一種攝影思想的全貌。從作為序言的《關於攝影現象學的五點想法》(1963)到二十一世紀初的隨筆,本書呈現出一些相同的思考,相同的疑問,並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展開,即:無法為攝影撰寫歷史。而這本身,就證明這一問題是多麼的恆常,多麼的「構成問題」。在收錄于本書的《紀念瓦爾特·本雅明〈攝影小史〉出版五十周年》(1981)一文中,達彌施寫道—— 「攝影不去改變歷史,而是固執地動搖歷史這一概念。假如有一樣東西必須作為一種『攝影小史』存在,那麼,它的出發點不應該是一個源頭的敘述,而是強制的重複,是它構成了攝影行為最為恆常的動力。無意識,正如人們所知,或者以為知道的,是沒有歷史的;但它在歷史中還是起作用,而且對歷史產生作用,使之動蕩。攝影對記憶也有同樣的作用。」

作者簡介

董強,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傅雷翻譯獎組委會主席。旅居法國十二年。曾師從世界文學大師米蘭·昆德拉。著有《梁宗岱——穿越象徵主義》,《插圖版法國文學史》,法語詩集《鬆綁的手》等。譯著30餘部,涉及文學、藝術、人文、宗教等多個領域,如《西方繪畫大辭典》,《西方1500年視覺藝術史》(共六冊),《西方繪畫中的流派》,《波德萊爾傳》,《小說的藝術》,《娜嘉》,《記憶的群島》,《世界宗教理念與信仰史》,《雲的理論——為了建立一種新的繪畫史》等。2009年獲法國政府「教育騎士」勳章,2013年獲法蘭西學院大獎「法語國家聯盟金獎」,2015年獲法國政府「榮譽軍團」騎士勳章。2016年獲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LB)「榮譽博士」稱號。

目錄

導讀:為了建立一種新的圖像接受美學
前言:關於攝影圖像現象學的五點想法

1 不可處理
2 紀念本雅明《攝影小史》出版五十周年
3 從攝影出發

4 立體感及其魔力
5 最後期限
6 音樂會:邁克爾·斯諾作為藝術家的肖像

7 固定的活力
8 古堡探幽
9 纏繞的線

10 冒著失去視覺的危險:電影與繪畫
11 刺破銀幕
12 緊迫感:研究提案
13 節奏—影像
附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