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批評史現代編 陳振濂 方波著 978757410628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7410628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書法批評史現代編
ISBN:9787574106284
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
著編譯者:陳振濂 方波著
頁數:53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19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從13世紀下半葉到14世紀上半葉,包括13世紀下半葉南、北方文人書法批評觀念的異同、14世紀上半葉的書法批評——「古」的議題與批評視野的擴展兩章,主要圍繞「古」的議題及其引申話題來展開討論。 第二部分是從14世紀下半葉到16世紀70年代,包括14世紀下半葉到15世紀上半葉的書法批評、15世紀下半葉到16世紀70年代的書法批評——嬗變的前奏與文人話語的重振等章節。 第三部分是從16世紀70年代到17世紀上半葉,分為書法批評生態的變化:批評視角、標準與方法的調整和書法批評的異動兩部分,其中書法批評的異動分別從風格與趣味、群體與流派、統系與個人、規矩與心性等角度展開敘述。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13世紀下半葉南、北方文人書法批評觀念的異同
第一節 對兩宋書法批評所涉及的部分問題的回溯
第二節 金及元初北方書家的觀念
第三節 宋末元初杭州書畫圈的雅集、品鑒活動與書法批評觀念的重構
第二章 14世紀上半葉的書法批評:「古」的議題與批評視野的擴展
第一節 元人評論中的古、古法、古意
第二節 法古的悖論:元人書法批評的尷尬
第三節 對「古」的總結與審視:批評視野的擴展
第四節 從復古到崇今:元人對趙孟頫的評價與趙孟頫書法地位的確立
第三章 14世紀下半葉到1 5世紀上半葉的書法批評
第一節 書法授受譜系中的批評意識
第二節 朝廷官方批評話語的影響:從元末的弱化到明初的加強
第三節 從元末到明代前期:朝臣書法批評態度的變化
第四節 書法史著述與學者群體的態度
第四章 15世紀下半葉到16世紀70年代的書法批評:嬗變的前奏與文人話語的重振
第一節 書法批評傳播方式的多元與書法知識的生成
第二節 朝與野、閣臣與文人:對書法的價值、功用以及書家身份的認識
第三節 對規矩的理解以及規矩標準的運用:朝廷趣味與文人趣味的異同與分合
第四節 江南地方官員與文人批評話語的重振
第五章 16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初書法批評生態的變化:批評視角、標準與方法的調整
第一節 批評視角的拓展
第二節 批評標準的變化
第三節 批評方法的調整
第六章 17世紀上半葉書法批評的異動之一——以風格、趣味為中心的討論
第一節 對淡、秀品評標準的詮釋與踐行
第二節 對奇及其關聯趣味的闡發
第三節 金石學視閾下的書法批評:對歷代石刻書法風格的審視
第四節 從對個人風格的描述到對時代書風的概括
第七章 17世紀上半葉書法批評的異動之二——以群體、流派為中心的討論
第一節 一線單傳觀念的嬗變與對「法出二王之外」的關注
第二節 時代、地域、群體:流派批評意識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南北地域書法之爭論
第八章 17世紀上半葉書法批評的異動之三——統系與個人、規矩與心性的對立
第一節 書法批評中的統系觀念
第二節 從風格回歸品格:部分批評者的修正
第三節 往聖與時賢:古與今、離與合
第四節 對當下價值、自我價值的標榜:克己之私與自我心性的對立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