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匿名」和「版本」兩條線索來提出一種基於話語與非話語的辯證觀點,去審視關於「包豪斯」在中國傳播與轉譯的諸多關係的文獻。該研究試圖解釋在中國因為學科背景、政治立場、歷史偶然等諸多原因而使得不同主體對「包豪斯」產生了不同版本的理解,辯證地解讀「包豪斯」在中國形成的啟蒙和「神話」。就「匿名」和「版本」兩條線索,追根尋源,以細緻嚴謹的學術態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依有據地層層分析比較,並提出自己獨特的學術見解與主張,具有很好的學術研究精神,取得了較翔實的研究成果。從研究者提出的研究本意來說,較為圓滿地完成了作者給自己提出的命題,對「包豪斯」的主題研究做出了貢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